今还不到二十岁,竟然就成了。”
“唉。”
“又是一个白起。”王绾叹了一口气,老脸上带着一种沉重。
或许是因为之前针对,此番赵封上位,王绾的心底有着一种很强烈的不安感。
“尽可能与之交好吧。”
“只要他不投入其他公子之下,那我们也无需太过针对,可他如若真的选择与我们作对,那以后还是要压一压。”
“成了上将军,他日主要还是在咸阳朝堂之上,这可不似军中那般了。”隗状缓缓开口道。
这时!
“两位相邦。”
“你们说父王是不是对我很失望?”扶苏忽然开口问道,脸上也带着一种怀疑之色。
闻言。
王绾两人大吃一惊:“公子何出此言?”
“在我十六岁时,父王允许我入朝参政,可每每提及朝议之策,父王都不予采纳,每每提及国策施行,父王更是不予理会。”
“父王这忽远忽近的态度,我是真的看不透了。”扶苏叹了一口气。
“公子。”
“大王是什么人?”
“他是一国之君,更是天下少有雄才大略之君。”
“他的治国之策,他的驭臣之道乃是公子不及。”
“而公子作为我大秦的长公子,先天就强于其他公子,除了公子以外,还有哪一位公子能够入朝参政?”
“这是大王对公子与众不同的态度。”王绾立刻安慰道。
作为他们选定的人,扶苏自然是被许多朝臣,许多士族寄予厚望的。
乃至于嬴姓宗族大部分都对扶苏寄予厚望。
扶苏仁厚。
对于他们士族而言,以后可获得更大的好处。
如果是一个如嬴政这样霸气睿智的主君,对于他们士族而言就没有太好的机会,因为主君太聪明了。
听着王绾的安慰。
扶苏点了点头:“或许是我想多了吧。”
“只是,有时候我真的感觉父王对我很失望。”
隗状也开口道:“公子多虑了,入朝参政本就是对公子的历练,相信公子再多历练一些年,想必就能够让大王另看了。”
“如今公子要做的就是尽量顺从大王的心意,治国之策也要符合大王之心。”
扶苏则是有些不愿:“父王乃是明君,我自然是不如父王之能的。”
“但人非完人,在我看来父王许多治国之策也是错的,比如重廷尉,重律法,于民苛刻,如若是我则会稍缓许多。”
王绾道:“现在是大王掌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