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些士族名士竟然丝毫不给面子,反对的如此激烈。
紧跟着,刘阖开口发话,表态支持东征,可紧跟着蒯越也表明了态度,反对东征。
这样一来,局势已经到了三比三,还剩下蔡瑁和远在江夏郡的黄祖没有发表建议了。
黄祖远在江夏,一时半会也过不来,因此蔡瑁就显得很是重要了。
蔡瑁是实权太守,别看刘表也坐镇襄阳,可南郡的实权却是在蔡瑁掌控中的。
其实与蒯越相比起来,蔡瑁更为保守,而蒯越更为进取。
只是刘表对蒯越的才能十分忌惮,始终不敢信任对方,更别提放手使用了。
如此一来,荆州的格局就变得更加保守起来了。
不过不论如何,蔡瑁至少还是统兵将领,也是荆州的大将,如果他能够支持自己的话,那局势就会不一样了。
刘表的目光转移到蔡瑁的身上,竟然主动询问道:“德珪,你可有高见?”
蔡瑁容貌俊朗,身材高大,和演义中的小人形象完全不同。
真正的历史上,蔡瑁和曹操的关系相当好,两人还是少时相交,多年好友。
蔡瑁也和袁绍认识,关系也很不错,而且目前阶段的蔡家和蒯家其实是袁绍党的中坚,而并非是曹家的中坚。
听到刘表问话,蔡瑁也不再捋须,放下手来整理了下思路,回答道:“诸位之言,瑁觉得都有道理。若是以瑁之见,明公可一起采纳。”
“一起采纳?”
刘表被蔡瑁给说愣了。
两条南辕北辙的意见,如何能一起采纳?
蔡瑁见状,继续说道:“明公,我州缺盐严重,百姓已经被迫淡食度日。长此以往,恐怕连耕种干活的力气都要没了。因此,徐州的食盐必换无疑。”
刘表脸色微变,不过他也知道蔡瑁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人哪能长期不吃盐,短时间里撑一下还行,时间一长,那可是要出事的。
可蔡瑁这话却等于是站到了荆州本地派的阵营里,这让他很是不悦。
只是蔡瑁的话尚未说完,只听他继续说道:“东征其实也无不可,如今西、北、南三面都有强敌,唯有东面,可以突破,若是错过这个时机,的确着实可惜。”
刘表眉头轻轻皱了起来,这蔡瑁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当刘备是傻子吗?如果没粮那或许会坐视荆州吞并扬州,可有了粮食,怎么可能还会无动于衷?
蒯越轻笑一声,显然他已经猜到了蔡瑁的想法。
果然,蔡瑁紧跟着说道:“明公若要入扬,何必去江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