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千亩都有。到时候这瓜籽价绝对要跌,而且麻烦的是可能跌成鼻子,最后都没人收。”李龙分析的头头是道,李建国不由得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那明年种啥?”李建国有些发愁,“这好不容易有个能挣钱的,明年不种的话,再麦子,我有些不甘心。”
“那就多打听打听呗,我听说兵团那边有种的。”
“那倒是有,”李建国抱起一个打瓜放在板子中间,招呼李龙一起用力压着,边压边说道,“韩老实说,那边早就开始种的,就是产量不太好,而且这个需要人工拾,麻烦的很。”
这时候拾的确是一个大麻烦,种少了不成规模,赚不上钱,种多了就需要有劳力长期住家拾,这可是个累活。
而且越往后捡费越贵,到最后曾经出现过人工拾费比价格还要高的奇葩事情。
李龙就隐约记得上一世机采流行起来的前两年,二遍开采的手工费是三块五,但队里老汉把拉到加工厂的时候人家给的收购价是两块九——
因为是桃被太阳晒着裂开后绽放出来的,的桃子不可能同时绽放,这就产生了头遍二遍甚至三遍。
头遍质量最好,采的量通常也最大,二遍算是重复一遍,因为可采的量少,所以人工费就会高一些。
九月份农民为了让桃尽量都能开,就会打催剂,但有些桃还没成熟就打催剂,让更多的开放,头遍会更多一些。
这样强行让桃干裂吐絮,籽不成熟,的份量就轻,而且絮不长,用句行内话就是衣份不够。
很矛盾。
扯远了。
“如果能够科学种植的话,的产量还是能提高的。”李龙使劲压下去,把瓜籽压出来,然后把碎裂的瓜皮瓜瓤抱起扔到一边,又抱起一个打瓜放好位置,边压边说道:
“现在种的都是陆地,我听说如果铺薄膜种的话,产量会提高。不过这也只是一种,还可以想想其他的,比如种辣子、大葱啥的。”
“那更不行,大田地里种菜,哪能管得过来?一场虫灾,就全完了。”
李建国刚开始当养猪专业户的时候,队里给他拨的五亩饲料地就是原来队里专门种菜的地。他管过那些菜地,知道大田地里种菜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像种粮食那么粗放,太麻烦。
两个人就一起聊着探讨着,毕竟这是关系到接下来几年种地方向的。
李建国虽然这两年也赚了一些钱,但除了去年卖打瓜籽的钱,其他的在他看来都太虚幻,不说一锤子买卖吧,总的来说还是不保险。
一辈子农民思维,所以李建国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