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一点接货。
然而左等右等两天过去了,州联社那边一直没有什么消息。无奈之下,蒋春林只好再次来到州联社,想要见一见钱主任。
在进行登记之后,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了州联社的供应科。供应科的工作人员在得知他就是蒋春林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张表递给他,说道:
“领导已经发话了。说你愿意跟咱们合作,把咱们库房里的一些物资买走发往内地,这是大好事儿呀。其实我们一直也想把咱们这边的特产销路打开,发往全国。但咱们这边的系统没有这方面的渠道,你要能把这事做成那可真是太好了。”
听着工作人员介绍的这些话,蒋春林很是惭愧,他觉得自己误会了钱主任。看看人家早就把事已经安排好了,自己还在那里干等着。
只不过当看到那些表里面的物资以后,蒋春林的脸就变了颜色。
抬把子一万个,12块钱一个;芨芨草大扫把一万个,8块钱一把;苇席五千张,10块钱一张……
特产的确是特产,全是北庭州本土产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里没有一样是他蒋春林需要的。
他需要的是葡萄干,是哈密瓜干,是杏干,是大枣,是口里人喜欢的那些北疆的特产,是那些紧俏的副食品,而不是这些傻大黑粗的东西。
一开始蒋春林还以为工作人员搞错了,他指着表对工作人员说:
“就只有这些东西吗?没有其他的吗?比如葡萄干大枣啥的……”
“你想啥呢?”工作人员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我们社里采购的那些葡萄干大枣是要下拨给各县市由他们批出去保证本地市场供应的,这些物资是我们好不容易从东疆那边买来的,怎么可能卖到口里去?”
蒋春林明白了,自己这是被耍了呀。
然而即使他脸和脖子胀的通红,却也没有办法发火发起来。
虽然蒋春林一年挣十几二十几万,是地地道道的大老板。但这些钱的来路经不起查。没人查可以,有人查的话,他就算不脱层皮,但绝对不会好受。
他的那些钱来路大部分是和供销系统有关,就算在这里发火了,对他想要做的事情,一点帮助也没有。
而且人家也不尿他。虽然他比这些工作人员赚的多得多,但现在他是求着人家办事,换句糙话说,你算老几?
蒋春林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州供销联社。原本以为自己走上了通天大道,没想到是被人耍了,眼看着前路被堵死——蒋春林依然不死心。州联社不行,北庭市供销社也不行,那么到其他县市的供销社走走关系,总有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