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泥鳅过来了。所以不等李龙吆喝,便围了过来。
李龙也算这里的明星摊主了,大声吆喝着,秤挂的高高的,话说的好听,又对那些恶意乱挤的人绝不手软口软,所以鱼卖得很快。
一个多小时,鱼卖光后,李龙松了口气,感觉嗓子有点哑。
收拾好东西,去奶茶馆喝了奶茶,李龙就坐在外面的棚下面,看着整个老街。
二流子、混子在街面上转的不少,联防队员时不时过来一趟,不过碰到那些游手好闲的,如果他们不惹事,通常也不会管。
刚才李龙摆摊的时候,有流里流气的人经过,却并没有管李龙——也不知道是名声在外,还是时机不对。
那一口豫东口音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时不时的和李龙聊几句,两个人也算熟悉了。
从石城回来,到了县城大院,把东西放下后,李龙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便出了院子,在出城的地方碰到卖西瓜的大车在那里吆喝,一听三分钱一公斤,便直接买了一麻袋。
这时候的西瓜真便宜,一听李龙买的多,卖西瓜的直接敲开一个西瓜,递半个给李龙,非要他吃。
现在卖西瓜让客人尝西瓜的时候,路子也粗,不会像后世还专门给切成牙,都是直接敲开,手掰成几块,大小不一,直接啃就是了。
“这是下野地的瓜?”李龙问,“还是平原林场的瓜?”
下野地是石城所属的一个地方,西瓜非常有名,甚至在后面在业界全国都算出名。
平原林场则是玛县一个林场,也盛产西瓜。老百姓吃瓜通常认这两个地方的。
“下野地的。今年热,瓜熟的早,”摊主一口豫东口音,“种瓜的多,赔钱……唉。”
“自家地种的?你们分了多少口粮田?”
“一人二亩地。”摊主一边啃着西瓜一边说,“家里人多,十来亩。种了五亩的西瓜,得挣点钱给娃娃上学用。今年西瓜倒是丰收,就是卖不上价。”
李龙知道,就是再过两年,这西瓜价也就涨到五分钱,一直到九十年代,一公斤西瓜老会论毛来算。
至于论块来算,那都已经过了新世纪了。
摊主帮着李龙把一麻袋西瓜装到自行车后座上,李龙付钱,骑着离开。
这一麻袋西瓜七十多公斤,才两块多钱……真便宜。
到了乡中学,这边学生才放学,离家近的正陆续出校园。
大部分学生还是在学校里,有在班里趴桌子上休息的,有的则在校园里打闹,有极少部分去了学校的食堂。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有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