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最重要的庙会。
听说只要是京都人,可以说几乎没有没来到过厂甸庙会的。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足以显示这个庙会的热闹和规模。
等来到地方以后,看着路上拥挤的行人和路上挂着的各种大红灯笼,以及沿边叫卖的热闹场景。
他顿时一阵的头疼。
完了。
这么多人,怎么可能找的到人在哪里啊!
这还是外围呢,距离庙会的主干道琉璃厂街道还有一两公里路呢,等到了那边还得了啊!
“怎么样?热闹吧?你们那边应该”
曲颖看着里面的人群,对着他笑着问道。
“嗯,确实热闹。就是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这个气象了啊!”
杨小乐说完,笑着向里面走去。
看看热闹。
这热烈的氛围真的能感染人,杨小乐也感觉到了非常喜庆的感觉。
从串成佛珠状的大山里红,到五尺高的大葫芦;
从顶着红点儿的爱窝窝,到层层起酥的油酥火烧;
乃至年糕、豆腐脑、元宵、炸糕、小豆粥、豆汁、炸灌肠、面茶、蜂糕、煎春卷、炸松肉等等,应有尽有。
玩儿的东西就更多了,有贴着金字标签,抖起来声势激昂的空竹;
有一个个彩色风轮带动起一个个小锤儿,哗啦啦敲起一面面小鼓的各式风车;
还有气球、琉璃喇叭、扑扑凳……加之五彩缤纷的大小沙燕儿,大到拖着彩绸尾巴的龙睛鱼,活眼睛、活关节、两三丈长的大蜈蚣,小到能放到火柴盒里的袖珍风筝,无不制作精美,令人目不暇接。
大席棚里的名人字画与街边小摊上的古旧书籍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曲颖手里拿着一个密糕,在那里吃着。
这玩意不便宜,八毛多一斤,而且特别的压秤,一般家庭就算是过年,也不怎么舍得买。
这里普通工人的工资是三十左右。
后世小城市普通工人的工资在三千左右。
这个道理就像是拿着三千工资的人,去逛街,买个十块二十一斤的小吃还行,但是要买八十块一斤的小吃,拿三千工资的人还真没几个人舍得买,过年都不行。
高工资的人自然是无所谓了,过年图个开心。
杨小乐手里拿着一串五尺长的一根长长的葫芦在那里吃着。
这可不是后世那种一根穿七八个那种小的,而是那种一串足足有三十个葫芦的那种。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还有各种不要票就能买到的各种精美美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