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保证其人员绝对忠诚;二来嘛,就算忠心可嘉,在长安和周边地区选兵,选不出多少“勇冠三军”之辈。
现在大唐的情况,明摆着的都是精锐在边军。不说别人,就是这次掀起风浪的乌知义,救驾的方重勇,张光晟,都是出自边军,至少也是在那边历练多时的。
他们的战斗力与临机决断的能力,比龙武军的人强了一大截。所以说方重勇刚刚那番话,才是真正说到点子上了。
要组建一支精干高效,人数不超过五百,人员轮替不在长安地区的新军,随驾左右。这支军队,与龙武军和南衙禁军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这些兵员来自五湖四海,也不存在结党的可能。
“方国忠啊,你果然是足智多谋。
现在朕考考你,如果让你去编练这支新军,你打算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啊?”
李隆基笑眯眯的问道,这就算是考校了。如果方重勇的回答让他满意,基本上这件事就交给方重勇去办,事成之后,他就是这支禁军的第一任统领,算是打赏了。
方重勇面露古怪之色,随即恢复平静。他想了想说道:
“末将在河西当刺史的时候,听闻军中善使枪者,被称为银枪,以示武勇过人。
忠孝节义四个字,把忠义献给圣人,把孝节留给自己,所以这支军队,就叫银枪孝节军吧。”
方重勇拱手叉手行礼建议道。
“银枪孝节么……”
李隆基口中喃喃自语道,越想越是感觉这个名字起得好。把忠义献给他这个圣人,孝节那些丘八们自己留着,多好的名字啊!
“好,好,你回去以后,写个奏折,私下里给朕。这支军队需要什么装备,开多少军饷,你都告诉朕。
如果这个计划合适的话,那朕就委任你为……募勇使,去边镇招募勇壮到长安从军,加入银枪孝节吧。”
李隆基一脸兴奋的说道,他终于找到了克制长安权贵们侵蚀的办法。当然了,这件事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兵员的轮替,银枪孝节里面也会出问题,会有人被长安各路权贵收买。
但怎么说呢,基哥压根就没想太远以后的事情。好多人的计划都考虑到百年之后,但他们常常第二年就病死了。人生无常,想太远没有什么用。
基哥的想法很朴实,还是那句:如果大唐是人间天国,最后却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圣人,养这支军队,可能要很多钱……”
方重勇小声说道,提前给基哥打了个预防针。
“没事,缺钱,让杨钊再去捞钱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