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完球子咯,后来我一打听,那不正是老泉庙嘛?以前大师您还跟我唠过佛法嘞”
直到贵妇人离去,穷和尚也没从愣神中恢复。
夕阳西下,夜晚的寒风刮过让他打了个哆嗦,也清醒了不少。
沉默良久后,他抱着皱皱巴巴的功德箱站起身来。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走大路,而是选择在幽深的巷子里穿梭,尽可能不被他人注意到。
虽然大脑还是懵的,但可以确定功德箱里的金镯子典当后得到的钱财足够修缮寺庙。
只是在记忆里无论怎样搜寻,都找不到有关那贵妇人的记忆
在人迹稀少的巷子中,穷和尚的心境渐渐平复,他思考着最近经历的一切,和未来的出路。
一个和尚,守着一座小庙,可怜的香火只能勉强保证不饿死。
这究竟有没有意义?
如果失去这些的话,又该何去何从?
去大寺庙挂单?
那这些年守着小庙岂不是空耗一场?
还俗?
除了诵经祈福外,其余的都不会
但功德箱里的金镯子应该能典当不少钱,北上去吉省或是黑省买几块地应该够了,那里的地比奉省要便宜不少,到时候雇几个长工来农作,也当个衣食无忧的小地主。
穷和尚第一次认真考虑世俗的未来。
世俗又怎样?
清高能填饱肚子?
自己为什么会落到这般田地?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当年在大悲寺时,有位曾经走南闯北的老和尚讲述着各地古刹寺庙的风闻趣事。
说有的和尚吃斋念佛,严格守着清规戒律,却过的特别清苦,有一顿没一顿。
又有的寺庙香火特别旺盛,倒不是说经文诵的有多好,而是庙里以新形式来经营,比如制作三世姻缘灯,健康长寿灯,学业仕途灯,种类繁多。
拜庙的香客为了不落于人后求个心安,最少也买一盏灯点上,价格都不便宜,于是庙前的莲池里堆的满满当当,还需要雇人时常去捞上清理熄灭的莲灯。
也有的寺庙提供请佛像服务,请佛像是一份钱,开光又是一份钱,和尚念段经文,撒些水,算是开了光做了法,就这流水线化的形式,排队的人都络绎不绝。
穷和尚自嘲的笑了笑。
也许,是自己只会诵经祈福,太不懂得变通了吧。
砰——!
巷子里突然出现的一道撞击声把穷和尚吓得够呛。
前边应该是某家档口的后门,从里面走出个虎背熊腰的壮汉,拎着个瘦弱男人大踏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