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会被说的脸黑。
不过比起乔布斯,盖茨明显没有他那么刻薄。
“比起苹果和微软,我反而觉得布莱克本先生的雅虎,发展前景更好。”
盖茨干脆转移话题,他懒得和这个尖酸刻薄的好友继续在原先的话题上面争辩。
反正现在微软越来越好,苹果越来越差劲。
从这点来看,他就已经胜过史蒂夫了。
乔布斯也点点头:“互联网是未来的大趋势。谁能先拥抱它,谁就能拿到宝库里最大的那一份财宝。”
这番话,乔布斯倒不是为了讨好财团出身的米洛。
而是他真这么认为。
乔布斯可是自己都拿出很多钱,去投资硅谷的那些新创公司来着。
只不过他的投资眼光没米洛那么好。
或者说他的投资眼光,没有像米洛那样开过挂。
所以他在硅谷方面的收益,连米洛的百分之一都没有。
但毫无疑问,在互联网这个话题上。
乔布斯也是真的“我有一头牛”的既得利益者。
“这只是运气好……”
米洛矜持的笑了笑,再对两人抛出来自己的理论,“我个人认为,单纯一个互联网是不完整的。完整的互联网,应该是硬件+软件+内容,这些完全结合起来后才是完整的互联网。”
“举个例子,十年前硬件性能还不够,所以软件也无法完善。那个时候,互联网就只能存在于一些高校的先进科技实验室里面。”
“十年后的现在,硬件已经发展到足够先进,软件在硬件的基础上也搭起了架构。”
“所以互联网真正出现,真正普及了。”
他看着两个后世影响力巨大的老小子,声音不轻不慢,“那么十年后呢?十年后的软件和硬件,又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十年后的互联网,又会走到何种地步?史蒂夫,威廉,这些问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
托益于米洛在硅谷领域投资的巨大成功。
现在他在这方面说的任何话。
哪怕是一些没营养的话。
外人听起来,也不得不认真思考。
有时候甚至能影响到一些公司的估值。
就像鲁迅写的散文那样——“左边有一棵树是枣树,右边有一棵树,一样也是枣树。”
大师当年这么写。
很可能是像现在作者这样,大概率是为了水字数赚多一点稿费。
鲁迅当时千字可是能赚5-15个大元的!
一篇文章多水几个字,就能吃多几块排骨来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