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留了言,11点45分左右吩咐阿兰赛丽洗衣服和到屋顶花园遛狗,这是最后一次有人看见伊琳·苏尔曼活着。
从1点到下午点,阿兰赛丽先在地下室的洗衣房里洗衣服,然后去顶楼花园遛狗、喂猫,再回到地下室的厨房。她先打电话回家听家里的电话留言,又给朋友们打了几个私人电话,然后一边听音乐,一边给自己做了两个热狗当午餐。
下午点1分,卡珞·翰莘从教堂回家后听到了电话留言,马上给伊琳回电话,是阿兰赛丽接的。卡珞想伊琳大概在睡午觉。
4点40分左右,阿兰赛丽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一个不男不女的声音在线的另一端说“不许和税务官说话”和“好好照顾她的狗”等等。阿兰赛丽赶紧打电话告诉卡珞·翰莘,卡珞说:“快去叫醒伊琳,别挂电话,我在这儿等着你。把乔治带上。”乔治是伊琳的狗的名字。
阿兰赛丽回来说她叫不醒伊琳。卡珞让她再去伊琳的1a房间,使劲拍门,大声嚷嚷。阿兰赛丽照着做了,但还是没有人应声。卡珞·翰莘立刻拨通了杰夫·费格的号码,在他的电话里留了言。
第二天,伊琳·苏尔曼失踪的消息出现在报纸头版和电视电台。大批军警搜遍了曼哈顿的中心公园,以及医院、停尸房、垃圾箱等所有可能藏匿或丢弃尸体的地方。老太太还没找到,当晚的新闻里又报道了另一则失踪案——刚搬入苏尔曼大厦1b房间不过三周的房客墨尼·盖林不知去向。如果说伊琳的日记和大厦工作人员的证词还不足以让警方把墨尼列为嫌疑对象,那这种差不多同时失踪的巧合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了。警方根据有关证人的描述为墨尼·盖林画了模拟像,并随晚间新闻一起在电视上播出。
7月7日,星期二,凌晨5点,曼哈顿东区的19警察分署接到来自曼哈顿西区的逃犯缉捕别动组的电话:“我想我们有你们正在寻找的人。”
至此,独立节期间的两桩大案合并而为一桩巨案。纽约警署正式通知洛杉矶警署和犹他警署,暂时不予引渡娴泰·凯梅斯和肯尼·凯梅斯。
公众哗然,舆论哗然。有人形容当时的纽约传媒界就如同一群蚂蚁碰到一顿盛宴大餐,不知先吃什么好。太多的新闻要跟踪,太多的历史要挖掘。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各家的报道,甚至同一家的不同记者的报道,甚至同一记者的前后报道,全都有不一致的说法。就像娴泰·凯梅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