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时候因为本身就很弱小,还没有发育成熟,包括肢体、行为等等,处于一种被呵护、受保护的状态,比较温顺、听话,不会去攻击人或破坏东西,相对于长大后会袭击人的动物来说,当然是可爱至极的。
最后就要归咎于我们人的天性了,人的天性就是保护弱小,包括我们人类,小时候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小动物给人一种怜爱、治愈的感觉,人的天性就导致我们会爱护小动物、喜欢小动物。
我们和动物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对于一些小动物,我们是在保护它们的同时也保护自己,人和动物的最佳相处方式就是和谐相处,可爱的小动物就更是我们的好朋友了。
萌这种属性似乎对我们的大脑有很大影响,一项研究发现其它感官刺激,比如“积极的声音和气味”也能够强化萌感。
与此同时,某样萌物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点燃了大脑的迷乱行动,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更有同情心。
它还会触发大脑的长期作用。当我们看到可爱的东西时,大脑灰质就会激活眼窝前额皮质(与感动和愉悦处理有关),这一激活也会促使其它脑回路开始二级处理过程,这一行为模式与看护、建立亲密关系以及照顾行为有关,换句话说,看见可爱的东西会启动大脑的为人父母模式。
我说到这里大家也明白我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了吧?如果我们公司的一些机器人的外形设计上要是朝着可爱甚至是萌的方向进行优化,那么民众就会潜意识的觉得它们是没有威胁的,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东西!
而喜欢这样可爱甚至是萌萌的东西是不分性别和年龄的,小孩子喜欢,大人也会喜欢,只要是心理正常的人哪怕一个钢铁直男嘴上说我就不喜欢这个萌萌的东西,你塞个二哈崽子到他手里,保证他也会立马捧起来眉开眼笑的!
而迎合了这样的心态,我这个想法就是正确的了吧?网络上不是总有人喊什么‘萌即正义’嘛!只有让民众的抵触情绪降到最低,我们的机器人全面推广计划受到的阻力才会降到最小!”
雷天唐的解释让大家都钦佩的鼓起掌来了,这个角度的想法他们还真是没有考虑到!
“好!老板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让人茅塞顿开啊!以前我们还真没有在意到这样的细节,毕竟我们公司的家用机器人只有不够卖的,还不用考虑到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