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坦克没有太多的作用,但是打击装甲厚度在四十毫米以下的坦克时却还是非常好用的。所以各国陆军中也是大量装备了37毫米的反坦克炮,而清一se是pk反坦克炮的仿制品,即便有少量的变化但是也是摆脱不了pk的影子。
中国的1919年式反坦克炮就是pk18反坦克炮的直接仿制品,而1925年又服役了1919年式反坦克炮的改进系列,不过这方面的改进主要是为了降低造价,对于xng能上却是没有太多的改进。
r`本也是引进并仿制了pk18反坦克炮,称之为81式反战车炮,这个编号中的81来源于r`本的神武纪元,r军中的许多武器都是采用神武纪元的后两位数字来命名,比如87式战车,91式战斗机。除了神武纪元外外还采用天皇纪年来命名的,比如38式野炮,41式山炮,38式步枪等等。
现今各国在35-40毫米这个口径上的反坦克炮xng能大体相同,谁也不比谁强多少,都是pk18反坦克炮的各种仿制品或者变种然而pk18系列反坦克炮虽然xng能优良,使它在整个二十年代里成为世界陆军的通用反坦克炮,但是pk18系列反坦克炮已经面世十多年了,其过小的口径注定了它的穿甲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各国来说,pk18系列反坦克炮的优良xng能指的并不是它的穿甲能力,而是说的机动xng,pk18的口径仅为37毫米,身管长度为43倍口径,而哪怕是各国的部分改进型号,身管倍径最多也就改进为45倍。这样就使得pk18系列的重量只有500公斤左右,而具体重量根据各国的自身的冶金水平各有不同,不过也不会相差太多。这个重量甚至比各国普遍装备的75\76毫米山炮\轻型榴炮都要轻。较轻的重量可以快速机动,并能够迅速展开,而且在摩托化程度落后的国家也能够依马匹进行牵引。
p18系列37毫米反坦克炮的优势在于机动xng,穿甲能力较弱是各国所共知的,而事实上各个军事强国普遍还研发并装备了更大口径的反坦克炮,比如中国的50毫米反坦克炮系列,r`本的47毫米反坦克炮系列。只不过这些较大口径的反坦克炮重量普遍偏大,而且造价也普遍较高,加上东亚地区中r两国的坦克装甲厚度都不算厚,r`本是因为技术的限制,而中国的则是更倾向于机动和火力以及防护的均衡xng,所以都没有欧洲的那种七八十毫米的重型龟速坦克。所以对于更大口径的反坦克炮,中r两国都没有装备多少。
相反,欧洲的几个国家面对着大量的重甲龟速坦克,都是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