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日`本海军就紧急设计了第二代舰队航空母舰,这也就是飞龙级航空母舰的由来。
标准吨位一万七千吨,作为战时紧急设计的航空母舰,飞龙级航空母舰有着诸多的缺陷,比如舰桥位置一开始就是船舷中央的,但是后来发现发现排烟系统和热气会造成飞行甲板上严重的乱流,从而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好在飞龙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加上战争结束后日`本的经济低迷,所以也就放缓了这两舰的建造工作,这也算因祸得福,所以才能够在没有完工的时候就把舰桥重新改到了右舷前部的位置。这一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能力比较低,不过这个吨位的航空母舰大多数都是防护很一般,毕竟吨位摆在那里,要想装备更多的舰载机和航速,就法获得太高的防护性能,中国的两万吨级的华山级航空母舰和衡山级航空母舰防护能力也不咋滴,只有后来两万五千吨的嵩山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能力才算是好一些。
日`本现有的几级航母航速都非常高,摩耶级改装轻型航母高达三十四节,飞龙级航空母舰的航速更是高达三十四点五节,这个航速超过了中国的所有航空母舰,中国航母的航速中最高的衡山级航空母舰,是三十三节,而华山级只有三十二节,就连最新服役的嵩山级也只有三十二节。中国的航母航速之所以比日`本航母要低一些,是中国海军认为航空母舰有三十二节已经够用,再高的话动力系统就会占据大量的空间,导致舰载机的数量降低以及防护性能的降低。在航速和舰载机数量上,中国海军是选择了舰载机数量。
而载机数量方面,摩耶级轻型航空母舰数量不多,因为这一级航母是从高雄级重型巡洋舰改装而来的,改装也会受到原有船体设计局限,载机量只有三十六架左右。而飞龙级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要多一些,常备机是五十七架,备用机是十六架,加起来是七十五架。而这个数量比中国的航空要少的多,中国的六艘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是一致的,都是七十五架的常备机和十二架的备用机,加起来是八十七架。
日`本的飞龙级航空母舰载机量之所以少一些,是因为他们没有进行甲板系留,1931年中日战争中日`本海军虽然也进行了甲板系留的尝试,但是战后很快就是放弃了这一尝试,理由很简单,日`本人的飞机原本就不多,连填满现有的四艘航空母舰都勉强,一战开战后如果有了战斗损失,日`本也知道自家飞机的生产能力比较差,很难补充的过来,所以干脆就是放弃了甲板系留,继续选择了把飞机装进机库里的做法。
这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