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局的特工,只要调查局那边发现了大案子并且下了大决心去查,那基本上就是大案,而在调查局的观念里头所谓的大案不是说牵扯的金额有多少,而是特指牵连的人数特别多,一件贪污案中,没有拉下来十来个司局级的官员,几百个厅处级官员,调查局那边都不好意思说是大案的。
不过人家调查局的特工也忙得很,没事一般也不会搭理这些普通的贪污案,只有和国家安全扯上关系的时候才会『插』手,比如军方的采购案里头短斤少两,又比如某些国家重点工程里贪墨金钱,又或者是和外国势力有所勾结,调查局查处官员的经济问题一般都是因为国家安全,而并不是官员的贪污本身。但是一旦查了,那么就会牵连的非常广,一个案子里抓捕并枪毙几百个官员都是可能的。
所以在30年代的中国,当官其实是挺危险的一件工作,对比起来,从军要安全很多,虽然有打仗眼一说,但是实际战斗中校官以上级别的军官是很少受伤或者阵亡的,这个数字甚至都比不上自然生死病老的人数。
除了贪污这些风险外,还有文官的晋升体系极其僵硬,中国的军官体系晋升制度就够僵硬的了,但是文官的晋升体系更加僵硬,几乎所有人都得熬资历,功劳再大也得熬资历,毕竟向刘大均、马寅初这种经济专家出身的官员还是极少数的,中国的文官中,绝大部分还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然后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中国独特的环境造成了中国的军官群体社会地位较高,而社会地位较高的同时也为军官群体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年轻人加入其中。
中国的这三百多名军官顾问一到达芬兰后,就到了芬兰各级机构中担任顾问,而胡泽云中将更是率领顾问团里的众多高级参谋为芬兰制定了整体的战略计划,利用芬兰的地形以及严寒天气进行防御式的作战,并利用芬兰人的高素质单兵战斗力组织众多的猎杀小队,用来进行非常规猎杀作战,以杀伤苏军有生目标为主要目标。
而在防御上,中国则是建议芬兰将有限了装甲兵力集中到一起,然后实施局部装甲反击,芬兰的装甲部队中,装备有大约五十辆的中国t6坦克,另外还有数十辆的t8坦克,除了这些中国坦克外,还有一部分芬兰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坦克,不过那些坦克质量很一般,只有一部分轻型坦克还算不错。[
整个芬兰陆军中,在『性』能上称得上先进的坦克也就一百辆不到,其他剩余一部分都是不咋滴的那种,而对面的苏军至少是投入了上千辆的坦克用于进攻,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可惜的是,苏军用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