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校发了意向函,但香港友邦无权接受斯江的人事档案更解决不了户口问题,所以景生再三权衡后,还是私下给顾西美打了个电话。
斯江自己倒不着急,每个系有两个优秀毕业生的名额,可以优先留沪,按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说法,按成绩而言,其中一个名额板上钉钉会是斯江的。她也问过辅导员老师,大学集体户口和学生的人事档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代为保管一年之久。
但在这点上,顾西美倒没含糊,特意打电话给斯江关心了一下情况,回头就跟孙骁提了,让他记得找人打招呼,无论如何,斯江是要留在上海工作必须变成上海户口的。
二来香港友邦采用的是美国的企业管理体系,和符元亮带给四重奏的5s体系又很不一样。日本在八十年代坐稳了全球第二号经济大国的位子,产品在欧美所向披靡,以至于模仿日本的企业组织文化也变成了一种趋势。然而这个经济神话已经是强弩之末,这两年有了泡沫破灭的迹象。因此香港友邦里原有的一点点向日企学习的苗头也被清除了。
aiu是二战后开始集团化的,改名aig后在七十年代采取事业部制管理子公司,把业务部门分成四类:海外一般保险部、国内一般保险代理部,国内一般保险经纪部和寿险业务部。八十年代末开始,aig的扩张动作极其频繁,目标是美国第一金融保险集团的宝座。
友邦在香港已经开展了六十年业务,竞争对手一箩筐,三十年前大放光彩的水险、火险和意外险业务早已经没落,储蓄险一枝独秀。八十年代外资保险企业大举进入香港后,这几年各大保险公司陷入了费率混战之中。香港政府有意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性保险中心,先是颁布了《保险公司条例》,随后88年成立了保险业联会,这两年保联在推动成立保险索赔投诉局,旨在调停个人保单持有人和承包人之间的纠纷。行业前景越发光明,竞争越发激烈。友邦在新险种的设计上可谓费劲了心思。“末期危疾保险”的推出使得重疾险得到了改良,大受欢迎。而作为最先引入代理人制度的保险公司,友邦的营销团队在香港一直赫赫有名。斯江来香港的时候,正巧遇上了友邦和鹏利保险的挖角大战,不少高级主管跳槽,也使得原先的中层管理成员意外得到了晋升。
斯江的培训老师黎小姐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港女,长得有点像大红大紫的邵美琪,酒红色的短发贴服在头皮上,只穿黑白灰三色的套装,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说话脆爽,普通话不太标准,很认真地请斯江随时随地纠正她。
“上海分公司以后肯定比我们要好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