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区。诸成员国纷纷推出各种招商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原本有意投资浦东的国际巨头。在内,今年五月,李光耀再次考察苏州,新加坡劳工基金(国际)公司迅速和苏州政府签署了《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原则协议》,首期将以新加坡模式在金鸡湖边的农田上开发8平方公里。要知道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也只有10平方公里,采取的还是“资金空转、土地实转”的非常规模式。
北武建议浦东的领导们立刻组织干部前往新加坡考察学习,并尽快推进和有意向投资浦东的一批国际巨头的合作谈判,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重视,然而很快就有消息确认韩国三星集团将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引入的第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消息传来的时候,上海各级政府里还有许多人把新加坡要把整个园区的地势抬高95厘米这件事当作笑话。
“新加坡只是这8平方公里的规划就要耗资三千万,他们是先做地下再做地上,实现的是九通一平,”北武在顾问会议上发言时说道,“这是非常合理的,我们浦东还是有规划先行没有做到足够好的弊病,边开发边改规划,成本更高。我们的软件服务还得跟上,投资一条龙服务要更加简化,外国人工作签证的办理时间还需要再缩短。另外,我还是坚持上次提出的意见,外高桥保税区是否可以升级成自由贸易区,最好能够认同国际法,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现在我们的外商投资,几乎全部是通过香港进入,离香港回归还有四年,如果长期依赖香港实现引入外资和投资国外,会很被动,上海的目标应该是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和香港竞争,而是和香港互补,有了这个自由贸易区,投资者会对浦东更有信心。”
会议结束,著名经济学家徐老特意喊住北武,两人落在众人之后慢慢往外走,聊了些家常后,徐老叹道:“小顾啊,上次我就跟你说国际法和货币自由兑换现在提不恰当,至少得过二十年再说,以后这个话题还是要少说。”
北武和善让交换到复旦的时候都上过徐老的课,这些年书信联系从未断过,他也不和徐老客套,直截了当地笑道:“老师,如果只从政治上考虑,五十年后这个话题还是不合适对吗?”
徐老不禁笑了:“你啊,一点也没变,还是老样子,得收着点啊,要收着点。”
“谢谢老师提醒,我既然当了顾问,就得说真话说实话。只是一个建议而已,没事的。”
自贸区的概念提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各路专家学者们也多有争执,但北武的意见实在过于耸人听闻,即便有“一国两制”作为借鉴,但一个上海市怎么能辟出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