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终于睡醒了?”
石生笑嘻嘻说着,易书元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睡个午觉,外头喧闹一片,天帝敕封显圣真君,我又不能不出来照个面,真是麻烦。”
“嘻嘻嘻,先生,真君似乎对伏魔宫没多大兴趣,您也不感兴趣么?”
灰勉自觉还是很了解先生的,这笑声多少有些贱,听得易书元都眉眼一跳。
“改天去转转呗!”
……
初春,气温逐渐上升,各方百姓应节气和朝廷颁布的历法行农务之事,岭东大地上也逐渐忙碌起来。
易书元暂时居住在真君庙,知道的人倒是不多,也就偶尔会有济仁堂的几位过来聊聊。
反倒是邵真的存在,逐渐传开了。
登州文人士子中有个说法,说真君首庙暂居着一位丹青大家,他笔下所绘之画堪称栩栩如生。
不提那一幅被真君庙庙祝所买下自藏的美图,就是那一幅云莱神像也是出自邵先生之手,此画之神韵,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一定程度上也是云莱殿香客众多的原因之一。
因为喜居庙中日闻檀香,邵真甚至在登州还有了一个称号,被称为“庙檀先生”,来真君庙求画的人也时有出现,并且有增多的趋势。
这一日,傍晚太阳落山,晚霞挂在天边。
庙宇后院的河边,一张小桌前,邵真和易书元坐在这里,后者正在提笔书写着什么。
邵真小心为易书元倒上茶水,自身的主要注意力则是盯着易书元落笔,以及已经落下文字的书面。
“哎呀,好字啊!外头的一棒子无知儒生,尽找我这个画功时好时坏靠感觉吃饭的人求画,殊不知书法大家就在眼前,若能求得先生一幅字帖,只怕是千金不换啊!”
灰勉此刻就坐在桌面上捧着一小块米糕,这是真君庙撤下来的贡品,在庙里是完全不缺吃的东西的。
听到邵真的话,明白这是文人的夸赞之词,但实话说,千金不换还真没讲错。
易书元则一言不发继续落笔,笔画稳而不乱。
“易先生,这是什么故事?”
“起了个头,这故事的结局要等将来了……”
易书元这么说着手中的笔也终于停了下来,邵真微微皱眉,看着书中文字,明显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嗯,等将来易某灵感再现,就能写完了!”
易书元这么解释一句,邵真的眉头也舒展了,笑着说了一句。
“书中故事源于生活点滴,古人诚不欺我也!”
在庙里待久了,邵真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