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主流的dj设备制造商。”乔尔拨动两下转盘:“这叫cdj,作用类似早期的唱片播放器,这不是唱盘,而是转盘,用来调速,将两首歌的节奏对齐。”
“转盘中间是混音器,可以控制播放器的输出,比如,a歌曲只输出高频,b歌曲只输出低频和中频部分,最终让两首歌完成过渡,实现无缝衔接,这就是dj的基本工作,听懂了吗?”乔尔向瑞恩发问。
瑞恩摇头。
乔尔丢给他一个监听耳机:“看一会就懂了。”
之后的三个小时里,乔尔创造了一个没有停歇的音乐空间,从a touch of class组合的《around the world(la la la la la)》,到nightcrawlers的《push the feeling on》,再到迪斯科名曲《the rhythm of the night》。
从僵尸国度频繁在体育场被使用的《kernkraft 400》,到去年在科切拉音乐节上带来令人惊叹视觉效果,由蠢朋克表演的《harder,better,faster,stronger》,再到铁叔tiesto将古典音乐混音再造的《adagio for strings》,以及电子音乐经典中的经典——《l'amour toujours》
乔尔的确是一个电子音乐发烧友,今晚播放的全是电子音乐中的经典曲目。
瑞恩也发现了另一个特殊之处,这些电子音乐,不论是音乐人,还是制作,发行,受众,全部都在欧洲,这与米国市场的流行音乐仿佛处于另一个平行时空。
“没错,米国是一个电子音乐的荒芜沙漠,从三十年前的迪斯科毁灭之夜后就是这样……”乔尔解释电子音乐在米国的尴尬地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