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中最大航速能达到光速的27%,前段时间从板子那儿赊来了一些部件后提高到了35%。
但就算这个速度全速航行,穿越墓碑带也最少要小十万年呢,总不能吟诗撑着吧?
孰料咩咩却有些古怪的瞥了他一眼,一脸图样图森破的表情:“不是.谁告诉你墓碑带里没跃迁点了?”
“???”
顾维脸上冒出一个问号:“这不你说的飞船只能在帷幕区做补给么?况且要是有跃迁点,咱们直接传到迷径内层不就行了?”
“哦,你说这事儿啊,”咩咩哦了一声,解释道:“说白了也挺简单的,无外乎成本问题呗。”
“跃迁点这玩意儿其实和公路有点类似,高速公路与乡村小道无论是车流量还是建造成本都天差地别,直接设立外界→迷径内层的跃迁点,就相当于搞了个大城市直达小村子的高速,需要消耗的极化裂隙能可不少。”
“但如果只把【大道】通到帷幕区,再在前方一点的墓碑带设立一个更小的‘次级公路’,那建造和养护成本可就小多了。”
“原来如此.”
顾维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可这样一来,那迷径带内的文明想要出来岂不是更危险了?”
如果按照咩咩所说。
这种拆分式的组合在成本上或许能降低一大截,但对于迷径带内的文明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儿。
他们在抵达墓碑带的跃迁点后,还要常规航行很长时间才能抵达帷幕区,期间的风险对于低级文明来说无疑高到可怕——这个‘中转过程’可是连扑棱扑棱号都要正视几分来着。
“嗯,是很危险,”咩咩闻言小手一摊:“但没办法,你总不能让那些财团为了发善心就去多出钱吧?”
顾维亦是叹了口气。
早在出口问出那个问题之后,他便也猜到了咩咩的回答。
也是。
足足跨越数万光年的跃迁距离呢,不夸张的说,有些小点儿的星系也就这么大。
在那些建造方的眼里,迷径带内的文明显然比不上建造成本.
“滴滴滴——”
而就在顾维心绪复杂之际。
主控室内忽然响起了一阵提示音,随之传来的还有咩咩主线程的声音:“已进入墓碑带,目标跃迁点坐标x:234.6,y:535.7,z:421.4,预计航行时间二十八小时”
“自发退相干场雷达已开启,异常相态净化模组已开启,退火算法已开启,解码介质窗已开启.”
咩咩主线程报出了一连串顾维听得懂与听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