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送到了张淮深手中。
不过这并非快马疾驰,而是张淮深在得知朝廷决意讨击陇右后,便率领轻骑从西域回到了河西,并前往了甘州。
书信送到他手中时,他正在肃州酒泉休整。
得到书信后,他立即拆开查阅,得知刘继隆愿意以降兵换军马,并向他请借兵马后,张淮深不免有些迟疑。
他的迟疑并不是因为他不舍得,而是因为他担心下面的兵卒不愿意去东边与朝廷为敌。
正因如此,他找来了他的堂妹夫,即如今沙州李氏家主的李明振。
李恩老迈,早已退居二线,二十八岁的李明振则是开始崭露头角。
他如今担任河西长史之职,张淮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也会召来他询问。
因此李明振基本都跟在张淮深身边,得以随叫随到。
“节帅……”
“九臬,你看看这封信。”
当李明振来到县衙中堂时,张淮深便递出了刘继隆的手书,示意他翻看。
李明振简单翻看几页,心里立马有了主意。
这些年、他一直关注刘继隆,原本以为刘继隆顶天也不过割据一方,结果现在看来,刘继隆的志向恐怕比他所想还要远大。
以陇右在过去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所打出的成绩,朝廷恐怕难以讨平陇右。
届时朝廷威信扫地,实力又遭受重创,群雄并起、逐鹿天下。
以诸镇面对陇右时的表现来看,天下难有英雄出刘继隆右者。
若是现在出兵帮扶刘继隆,那日后说不定也能算一份从龙之功。
届时他沙州李氏想要成为真正的河西李氏,恐怕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想到这里,李明振又猜想起张淮深让自己看这份手书的用意,简单思考便明白了张淮深的心思。
河西在刘继隆的帮持下,面对西域的那些势力,几乎无人可挡,所以近些年的死伤并不大,军中依旧以汉人为主。
张淮深恐怕是担心这些汉人兵卒不愿意搅合到东边的战事中,或者是张淮深不愿意他们搅合到汉人的内战中去。
在李明振看来,张淮深太过忠直,所以才会在陇右与大唐的战事中瞻前顾后。
若是他稍微奸诈些,根本就不用自己说服他,他自己会在利益中取舍。
“节帅,某建议发甘肃二州兵马,驰援陇右,甚至归陇右调遣。”
李明振坦坦荡荡的将想法说出来,同时解释道:“刘继隆素不欠人情,即便是节帅的恩情,刘继隆也常以人口还之。”
“刘继隆既然提出以降卒及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