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临涣东北走四十里就是永城县。”
“眼下永城还在朝廷手中,我们可以直接走永城渡河追击这群流寇。”
“某观他们逃亡方向似乎是曹州,想来是想与曹州的贼寇会师,这倒也好,可以一并解决了他们!”
“节帅英明。”都将明面赞颂何全皞,何全皞见状对其吩咐道:
“传令中军、后军,调转兵锋往永城靠近。”
“末将领命!”都将作揖应下,随后便派人将军情传往了中军和后军。
两个时辰后,随着天色渐黑,何全皞率军入驻了临涣县南边的鹿塘乡。
何全皞虽然禁止兵卒劫掠,可他自己却下令强征乡民粮食。
牙兵之中不少人趁机作乱,他则是将作乱的头领斩杀,余者鞭挞。
最后虽然让牙兵吃上了热乎的饭食,但牙兵们并不感激他,反而愈发怨恨他。
与此同时,何全皞写下奏表送往长安,而他则是率军休整一夜后继续北上。
在他北上的同时,黄巢也在翌日北上时经过了龙脊山。
他下车眺望龙脊山,黄邺见状策马跟上并下马询问道:“节帅,您在看什么?”
“我在看那龙脊山。”黄巢不假思索的指着龙脊山道:
“几年前,那庞勋与王仙芝便是在此作乱,如今两人被围剿于光州和泰山,不知道能否脱困。”
“我们得吸取此二人教训,绝不可志骄意满。”
“节帅教训的是!”黄邺连忙点头应下,随后便见十几名兵卒押着两名少年人朝此处走来。
“干什么的?”黄邺上前质问兵卒,其中的伙长作揖道:
“兵马使,我们在外放哨发现了这两小子,估计是官军的谍子!”
“狗鼠放屁,某二人是来投军的!”
年纪较小的少年人开口反驳,不断挣扎,引起了黄邺的注意。
他上下打量起这个少年人,但见他虽然蓬头垢面,可其人身长近六尺,肩膀阔三停,双目如炬,便是两名健壮的甲兵都有些束缚不住他。
相较于他,另一个比他年长些的少年便显得尤为普通了。
“你这身貌,倒也不像籍籍无名之徒,是何来历?”
黄邺来了兴趣忍不住询问起来,而少年人见状则是抬起下巴,颇为骄傲:
“某家世代教书,若非遭了难,不得已投靠旁人家,汝还不一定能瞧见某。”
“如今落了难,不喜读书,听闻义军举兵过境,这才带着某次兄前来投靠。”
“若汝等不识得英雄,某与次兄现在便走,只是汝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