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
面对开篇的长篇大论,刘继隆简单看了个大概,差不多就是说汉文帝生四子,自己这脉是第三子刘参。
刘参本来是太原王,后来变成了代王,传过三代后,到了武帝年间因为西汉开拓疆土而被迁徙为清河王。
地节四年,由于这位清河王犯了事情,所以被废迁房陵。
刘继隆继续向下看去,随后便见自家这脉又被封为广宗王,结果被王莽篡汉废黜。
刘秀光复汉朝后,本家又举孝廉为官,后续沉沉浮浮,到了汉末已经沦落为博平县的市掾。
简单解释,就是负责市场管理的吏员。
“比‘弘不仕’好些……”
刘继隆暗自吐槽,随后继续翻看,然后就见到了他这一脉先投靠袁绍、再投靠曹操,然后投靠司马家,在晋朝混了个聊城县令。
结果好景不长,五胡乱华的局面下,举家南逃襄阳,在山都县担任负责水利的水曹。
前秦南下后,本家又逃到长沙郡,在当地继续担任微末小吏。
繁衍几十年后,随着刘宋建立,得贵人门荫举荐而担任军主(编制二千人),随刘裕北征,事后在上洛郡(商洛)驻扎并繁衍。
后来北魏南下,吞并上洛郡,本家投入北魏,被迁徙到了关中。
再往后近二百年时间里,基本都在关中担任微末小吏,偶尔出个县令,却又因为分家而继续平淡。
待到贞观年间,随军西征后在凉州安家。
吐蕃入侵后,一路退往西边,在瓜州被俘为奴。
【江生兴业,兴业生步可,步可生继隆,继隆……】
小半个时辰过后,刘继隆算是看完了这本所谓的《汉梁孝王世家谱系》。
“真按照这上面这么说,某岂不是刘邦三十九代孙?”
刘继隆将文册放在了桌上,没有继续再丢到地上,而李商隐见状也颔首道:“确实如此。”
李商隐以为刘继隆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不曾想刘继隆摇头道:“可某未曾听闻家中阿耶或耶耶说过。”
“或许是……”李商隐还想继续说下去,刘继隆却摆手道:
“此事日后不必再说,你退下吧。”
李商隐见状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无奈叹气作揖离去。
眼见他离去,刘继隆则是随手将这本所谓的《汉梁孝王世家谱系》丢到了书架一角,随后回到了榻上休息,脑中想着如何对付黠戛斯和郑畋的这十九万兵马。
接下来几日,他不是与李商隐出城查看西川的分地事宜,就是去看百姓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