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也知道,虽然长城所建之地甚为险要,可许多地方还是可供千人进出,只不过因为受地势影响,以前没人走过,而边军也不甚重视,都没有安排多少兵马防守,只有少量巡逻军卒。”
“老爷,谭大人来了半盏茶时间了。”
魏广德点点头,说道:“招待好,我回后院擦把脸,换身衣服就过去。”
但实际上,真实情况是少量的鞑子进来,根本就对明军整条蓟镇防线毫无影响。
“大致估算过,数十个隘口,每处减兵不过数百人,当无大碍。”
虽然魏广德官职比谭纶高,可人家是科举前辈,年岁长他太多了,所以在这些老乡面前,魏广德也摆不出阁老的架子。
看到魏广德进来,谭纶也急忙起身。
“希望善贷在见陛下时,也能提一嘴,帮忙说话。”
没听到谭纶说墩台分十二道,既是防御工事,也是通讯示警的利器。
谭纶也是急道。
其实明军所谓的长城,只能防止平民出塞,也可以防止塞外部族入边墙牧羊,至于要拦住蒙古的军队,那是比较难的。
下午,魏广德就收到家里的消息,谭纶晚上要见他。
你这在外面风餐露宿一个月,回来就连夜过来,也不知道好好休息下。”
谁知道谭纶却说道:“我这次去了几个地方,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一年总要被一伙鞑子摸过来抢掠一阵。
“我打算在长城沿线防守甚艰,宜择要害,酌缓急,分十二路,每百步或三、五十步,筑一墩台,共计三千座。
“前两天陛下下旨让户部拿几万两银子出来采买宝石珍珠,都被马尚书给否了,你现在要朝廷拨银子给蓟镇建墩台,时机不对啊。”
虽然不知道什么事儿,不过魏广德还是往家里写了张条子,因为事前已经答应以为同年的宴请,所以两人见面时间就只能往后拖一拖。
谭纶马上急道:“每座墩台五十人,就可以让小股鞑子不敢轻易犯边,按我的计算,十二路墩台大约三千座,按照轻重缓急徐徐图之,哪怕一年朝廷只能拨银子三万两,五年时间也就够了,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建造。
没有机会,就听之任之。
虽然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地方虽然不利于敌人突袭,但边墙损坏严重的情况下还是很容易溃边而入的。
“善贷,我们当然不可能把整个长城沿线都严密防守起来,可是却不能继续现在这样,虏骑随便找个险要之地,就可以随意进出边墙。”
“我打算请奏,割一片石所辖三道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