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堵哪里,防止溃堤。
海瑞的处理方式,很可能成为成为类似案件审理的惯例。
魏广德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事儿,那就是追回郑氏诰命,虽然她的生母也没有诰命,可母亲被一个地位出身更低的人压一头,不管是徐邦瑞还是徐江兰都心有不甘。
但若女子无子,这些嫁妆其实娘家人是可以收回去的,而不是说就属于夫家。
这次打劫得来的南京的财礼,都被徐江兰搬进了自己的小库房。
虽说小严已死多年,可朝廷对于当初严家办的那些事儿,依旧坚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而且只要涉及他,都会被认为是贿赂所致,追回诰命的奏疏礼部会很快上奏。
当然,小户人家本来就没多少东西,自然就只是自己私藏就好,可是大户人家,往往陪嫁都会有一张清单,详细写明陪嫁物品名称和数量签字画押。
毕竟,这已经是杨博上的第三封乞归奏疏,隆庆皇帝无论如何也没理由阻挡。
议论许久,李春芳终于不耐让大家先休息,一会儿接着议事。
都说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但也不是随便拿捏,其实也看面对的是什么人。
为防止水患,朝廷先后启用白昂、刘大夏等人治水,筑太行堤等大型工程预防水患。
魏广德是知道海瑞已经和徐阶那里斗起来的,只是现在看情况,消息已经扩散,想来京城里许多江南官员都应该知道消息了。
总督漕运侍郎赵孔昭开口把情况简单说明了下,让屋里所有人都知道了今日之事。
但实际上的结果就是,这里堵住了,那里又决口,再堵后其他地方又会决口,到现在依旧是这么个局面,黄河水患不仅没有根除还有越演越烈之势。
所以,这会儿魏广德搜遍记忆,也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现时黄河的水患。
魏广德说道。
做为新朝皇帝,当然不会去在意明祖陵这种地方。
魏广德虽然没有关注此时,可也在想那边的情况,因为他记起之前看到过的数个奏疏,由泗州城官府送来,请求朝廷拨款防水。
“这些工部其实也知道,可是也没办法,看着河道不断抬高,不接着筑新堤又能如何?难道让河水泛滥吗?”
魏广德对徐邦瑞书信里关于案子的事儿并不关心,倒是很仔细的看了书信后面讲述南京近些日子发生趣事的记述,当然说的自然就是应天巡抚海瑞和野居徐阁老之间争斗的事儿。
“明日让张吉送过去,那边也好装上车去。”
所以工部在研究后商议的结果,就是在清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