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的前提下,全力配合前朝的政事,没想到还是有文官想要背后捅他一刀。
王国光主持的户部,自然就被他恨上了。
毕竟挨了一刀的人,心态多少有些变化,不容易被常人理解。
王国光不认为得罪了冯保,毕竟六部经常为公事争论,可若不是故意针对也不会因此结仇。
只能说,各自为各自所在衙门争夺利益。
所以,在这七成税银的分配上,冯保就故意刁难户部,强行索要四成份额,只给户部留下三成。两人在内阁争议,到最后变成争吵,让张居正也感觉到有些不妙。
而魏广德此时依旧在一旁看戏,那是张居正紧张的事儿,和他关系不大。
冯保问他,他依旧是坚持户部和内廷对半分比较公平。
“这是户部正在商量的章程?”
就在内廷和户部为了旧港关税分配争执不下的时候,魏广德收到户部眼线送来的一份文书,是户部私底下商议,打算以部议上奏朝廷的奏疏初稿。
“胡郎中送过来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说户部那边大部分同僚都认为可行,只是倒是怕要吏部增加户部官职才行,否则以现在户部的人手,根本忙不过来。”
张吉在魏广德耳边小声说道。
“天下的钱粮分散隶属于各个衙门,请求归并户部”
魏广德轻轻念叨一句,要说古代这税收确实复杂,后世人其实很难理解。
官府收的税,最后是归集大多个衙门,钱粮大头是户部,排第二的就是工部,剩下兵部和礼部也有一些收入,各有各的库房接受地方上的税款。
明朝的赋税其实种类繁多,主要税种就是田赋和丁税。
田赋是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是明朝主要的税收来源。
明朝初期,田赋实行两税法,即夏税和秋粮,夏税一般征收麦、钱、钞等,秋粮则主要征收米、豆、草等。
税额根据土地的肥瘠、产量等因素确定,例如官地和小麦的征税标准为一等亩征麦1.76斗,二等征麦0.5斗,每斗带耗麦0.027斗;而民地的征税标准则相对较低,如小麦亩征麦0.5斗,每亩带耗0.027斗。
丁税其实分人头税和丁课,一个是对人口进行征税,而另一个只针对十六岁以上男子,这种税收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有足够的兵源和劳动力。
随着明朝社会的发展,丁税逐渐演变为按户征收,而不再严格按照人头来计算,正在推行的一条鞭法则是将人头税摊进田地。
但除此以外,户部还要收取租课和耗羡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