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辅政而不分上下尊卑的。
现在这般,我认为是取乱之道,诸位以为呢?”
众人闻言当即应和,“卑职以为左将军所言有理,且国家有能者居之,左将军有匡扶天下的才能和志向,应当成为执大魏之牛耳者。”
虽然没人直接明说,但所有人都知道曹承嗣这是发出了夺权宣言,要开始准备斗倒其余的辅政大臣,成为大权独揽的那个人了。
在魏国中,有这样的“优良”传统。
当年曹睿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辅佐曹芳,最后的结果是曹爽和司马懿争斗激烈,甚至发展到生死相向,曹爽大权独揽,司马懿完全失去了权力。
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在,曹承嗣又怎么会甘心和其他人一起辅政呢,况且权力这种东西,曹承嗣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之人。
曹承嗣的堂弟,也是他从小到大的玩伴,河东王的三子曹成沉吟后抱拳问道:“兄长,现在朝廷初定,先帝的那些旧部该要如何去处理?
凉州和益州都有大行皇帝的人,尤其是益州,镇守益州的将军就是先帝的人,弟担心他会因为先帝的事,而背叛大魏,益州士族也都是首鼠两端之辈,只想在蜀中苟安,指望他们是不可能的。”
魏国重用宗亲在洛水之誓后是贯彻到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朝中重用宗亲,各方面的镇守大将就更不必说。
镇守益州的将军自然依旧是宗亲,而且还是曹髦血缘上的近亲属,是曹髦未曾过继给曹睿前的叔父。
但正是宗亲,才更可能害怕被朝中弑君之人清算,人的利益是不因血缘身份而变化的,正如燕国慕容氏夺取燕氏皇位时,还有燕氏皇族站在慕容承光一边一样。
曹承嗣脸色微变,若是镇守益州的大将背叛,那魏国将遭遇重创,将会彻底变成中原四国中最弱的那个国家,而且仅仅凭借关中和凉州,真的能够扛得住燕国的继续进攻吗?
曹承嗣可不是为了做亡国之君的,他的目标是成为那个一统六合八荒的承天受命之人。
益州曹律会不会背叛?
曹承嗣扪心自问,如果不做什么补救,只要梁国愿意接纳,那曹律是一定会背叛的,这都不需要如何去思考。
必须拖住曹律,至少短时间内不能让他投向梁国。
这个念头几乎在瞬间出现在曹承嗣脑海中,“诸位认为该要怎么办?”
先是一阵沉默,然后有人提议道:“如果真的想要稳住曹律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将他召回朝中,暂时将他稳在蜀地,许诺在他生前不将他召回来,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