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见其幸不忍见其残,用君王自身的道德感化群臣,最终让天下宾服。
天子你要哪个呢?”
李世民听罢,毫不犹豫的说道:“王道!”
洛苏微微笑起来,洛玄夜依旧事不关己的在饮茶,但对李世民的选择却毫不意外。
李世民见状好奇问道:“国师似乎对朕的选择丝毫不意外?”
洛苏反问道:“天子今年二十有七,从十六岁正式开始以太原公子行走人间,十一年来,你虽然偶然有霸道之行,但从内心深处,一直都是以王道行事,今日你做出选择,我为什么要奇怪?
这就是你内心中想要的东西,数年的炼心难道你还没有明白自己的心吗?
你看看这殿中群臣,有多少是你用权术笼络的?
又有多少是你以诚待人让他们甘心追随你的?
你看看他们现在的地位和荣耀。
这难道不是因为你记着他们的功劳和感情,才赐予的吗?
如果真的让你行霸道之路,让你对这些人用权术下手,你真的能下得了手吗?
你就是天生走王道之路的人,你有卓绝的天赋,能够走得通王道之路,既然选择定,就不要犹豫。”
洛苏这一连串,既是给李世民提点,也是在点殿中群臣,碰到李世民这个君王,是你们的幸事,既然如此,就不要搞事了。
至于会不会有人听,会,但不会是所有,人心总是不足的,洛苏提前打预防针,以防止这些人将来伤害李世民的大道。
李世民爽朗一笑道:“朕要和诸卿共富贵,这是朕的承诺,山河也不能磨灭朕的言语,原来这就是王道吗?
看来朕的确是天生走王道之路的君王啊。
就按照国师所言,朕的大唐,要实行王道仁政,诸卿都以此为条目,向朕呈献条陈。
国师既然有此盛言,定然对王道之政颇为了解,朕愿闻其详。”
洛苏本就只想制定大策,这其中细微之处,并不如何想去理会,但既然李世民问起,他便说起,“轻徭薄赋、简政宽刑、整饬吏治。
这三条皆是为民之举,所谓王道,不过四个字‘以民为本’,只要天子和诸位公卿心中怀着百姓,又如何会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呢?
轻徭薄赋不必多言,隋朝的尺是汉朝的一倍半,隋朝的斗是汉朝的两倍,这里面有多大的空间,你们都是清楚的,改变这种情况,刻不容缓,让百姓活下来。
简政宽刑很重要,在先汉时,造反诛杀首恶后,其余人都流放,但是后来刑罚却越来越严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