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中,一干帝国重臣依旧在讨论这些外藩事务,李世民对外藩事务的重视程度,远超诸位宰相的预料,而原因,诸位宰相将目光投向了洛苏,是国师的原因。
大唐征讨冬突厥,国师没有明面上过问,大唐处理国中政务,国师没有明面上过问,但此次诸胡进京,国师却出来了。
上一次出来还是在划定大唐国策的时候,可想而知国师对这件事有多么重视。
洛苏手中持着一节碧绿色的节杖,于众人之前,望着诸宰相,未来的大唐就要依靠这些人,他正色道:“天下事在君王,君王事在宰相,而这天下的宰相有三等。”
这一句话,殿中诸宰相立刻就坐直了身子,要听听国师所言的三等宰相。
李世民同样颇为好奇道:“这三等宰相若何,烦请国师为朕和诸卿解惑。”
洛苏淡淡道:“最下等的宰相,能看到朝廷的需要,能让朝廷所需供给不匮乏,能处理朝廷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国势不会因为人的失误,而极度的衰落。”
嘶~
这第一句就让众人震惊,这能保证国家供给大致不缺乏的,已经非常不容易,而且还能够处理出现的问题,这才仅仅是最下等的宰相吗?
“中等的宰相,能提前洞察天下间潜藏的危机,进而给后人留下警示,或者自己解决他。”
这下众人懂了,这不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意思,但有一点让众人不解。
“国师,既然已经提前洞悉了危机,那为什么不提前解决掉呢?”
“是啊,国师,大多数的人都看不到危机,所以才只能放任,现在知道了却不处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李世民也问道:“还请国师给诸卿解惑,朕实际上也非常疑惑这一点,这将问题留给后世,岂不是不负责任吗?”
洛苏闻言却径直笑道:“这就是最上等的宰相,拥有广袤天下的视野,他不是从内部、从低处去看待世界,而是从九天之上,他心中有取舍,不会试图去解决全部的问题。
一千六百多年前,素王制定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后来会崩溃呢?
想过。
我们洛氏的典籍中有记载。
但素王还是要实行,因为这世上的事情,总是在变化的,最上等的宰相从高到低俯视着天下,于是洞悉了事务发展的规律,于是在执政的时候,他明白那些表面看起来危险至极的,并不危及天下,那些并不如何显眼的,却终将毁灭一切。
来,我给你们演示一番。”
稍过片刻,一个颇大的木质水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