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贞观初年的时候,大唐要休养生息,那不仅仅是洛苏所能够想到,但洛苏却能够清晰的告诉所有人,为什么要休养生息,要怎么样休养生息,在休养生息的道路上,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休养生息的目的是什么。
黄老传承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能够用那么现实以及清晰的条理去讲述,而不是说一些什么道、自然的空话。
后面对外藩和大唐的关系论述,简直让众人大开眼界,从理论到措施,几乎每一步都敲击在众人心中,这一套完全可以用一百年!
最关键的是,从这些论述中,这些聪明至极的人,又如何能听不出来,洛苏是有一套分析这种国家之间的理论的。
国师,现在拜师还来得及吗?!
第893章李洛联姻(卷末)
洛苏是大唐国师!
何谓国师,国之师也,又何谓师,所谓传道、受业、解惑是也。
洛苏做事,一向以身份为根基,是以和他所共事共处过的所有人,从来不会觉得他言行有逾规越矩。
从进入大唐以来,他门下不曾有一吏员,不曾有一门生,不曾主政一方,不曾商议过对冬突厥战争,换句话说,他不曾对某件军政要务发表什么看法。
但他曾言休养生息之法,曾言破冬突厥之事,现在他又在殿中为帝国君臣授课,讲一讲什么叫做帝国大业,什么叫做帝国体系。
他在这里所言语,进入君王和宰相的耳中,那之后的利益纠葛都和他无关,他只讲道,至于如何用道,那是君主和大臣的事。
洛苏回了灵天阁。
犹如功成身退的圣贤,他重新坐回了山巅,没人知道他下次出现,会是什么时候,但每个人都知道,那一定是又一件会影响天下的大事。
李世民下诏,诸宰相商议出的章程,很快就颁行而下,在长安建立了两个机构,一个叫做理藩院,一个叫做枢密院。
理藩院的长官叫做理藩令,正三品,下设六司。
分别掌管事务——
掌管藩部的爵位册封,诸国可汗以及王位都要经过天可汗册封。
诸部落的疆域,诸国不能随意互相发生战争,那边界勘定就需要大唐来定。
每岁大唐赐下钱帛的多少以及藩部进贡牛羊马等,这属于朝贡体系以及赏赐,是大唐的对外政策很重要的一件事。
藩部官方和大唐官方的贸易保护,在边境开启贸易,以及往西域去的大唐商队,要互相配合。
藩部宗教事宜。
藩部大致的户口统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