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眼底,就是心底。
洛苏看到了什么呢?
刀剑和狮虎!
锋利的刀剑!
沉静却择人而噬的狮虎!
这样的眼神纵然在男子眼中也不多见,纵然是那些纵横沙场的大将,多数眼中也只有豺狼之性,而不是恢宏的狮虎。
这就是素王谶言中的女子吗?
应国公武士彟的女儿,武士彟是什么样子呢?
洛苏开始回忆这个之前并不如何杰出的小人物,至少不曾被洛苏注视,武士彟曾经是个木材商人,在隋朝的时候主持营造东都洛阳,最终却因为得罪了杨素而灰溜溜的从洛阳被赶回了并州。
在并州的时候,他结识了李渊,他的心中瞬间燃起了成为第二个吕不韦的心思,他积极的为李渊奔走,最终果然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成为了李渊的开国元勋之一。
最终封爵国公,名列三品,这可是三公九卿的高官,他彻底的翻了身。
洛苏不曾有过这样的感受,他生来就是邦周最高最高的贵族。
但他时常会代入思考,那些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在遭遇那堪称折磨的磨难时,是如何度过的。
人要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才能够在万众之中脱颖而出呢?
在绝望困顿中,每个人都会有极致的惶恐和永远都无法忘怀的焦虑,就如同岩浆在灼烧着心脏一般,即便是李世民,当他知道李渊真的不会立他为太子的时候,他心中难道就没有一丝的恐惧吗?
不会的!
最终战胜这些惶恐和焦虑的只能是更加优秀而坚韧的品质,比如发自内心的自信,富有城府的心机和谋略,以及面对任何挫折都不放弃希望,不随波逐流的坚韧。
洛苏喜欢李世民,就是喜欢李世民的这些优点。
他不喜欢李承乾和杨广,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心态都很差,烂泥是扶不上墙的,至少扶不上诸夏天子这堵墙。
洛氏曾经摄政辅佐过五代君王,周康王和周召王不用说,历史证明了在姬昭和洛苏去世后,他们依旧能掌管好一个国家,周懿王是完全的听从洛宣公,其他人的建议一概不听,洛宣公就是实际上的君王。
洛文公洛新辅佐过两代君王,汉孝惠皇帝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而且是一个性格非常坚定的人,而且从最后直接让洛新做假天子,可以看出来他的魄力。
汉孝文皇帝就不必说了。
这五代君王,每一个都不是普通人,洛氏所做的,都是在君权不稳定时,作为一个过度。
而李承乾,洛苏认为他不具有这样的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