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顺利让燕军有些难以想象,汹涌的数十万人一波波涌入关中。在战场上这些人的确是多,但在关中的千万级别人口面前,这些人并不多。
这些本抱着必死想法的军卒,很快就发现南国果然是天堂,在这里遍地都是粮食,让他们这数十万人活下去轻而易举。
当然起兵时候的贵人们没有骗他们,果然只有南下才有活路,果然中原藏在粮食,不给他们,就是不想让他们燕国人活着。
燕国人愤怒起来。
燕国如今的高层却没有被这些冲昏头脑,他们虽然生活在草原,但是从小读的都是经典,从思维上是中原人,对于现如今的处境很明白。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第一就是抢够东西之后回草原,另外一条就是占据关中和中原决一生死,如果能够联络其他藩属国一起反抗朝廷就更好了。”
“第一条路不可能,如果现在说回中原的话,外面的士卒会把我们撕碎的,最多只有一些人带着一部分粮食回草原。
只能走第二条路,但是他们会参与我们的行动吗?”
“怎么不会呢?
大唐建立这么多年,不可能只有我们燕国中有我们这样的人,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这种想法可不是现在才出现的。
而且现在大唐完全依赖天竺和中南那里维持消耗,加在天竺和中南那里的税比以前至少高了五倍。
朝廷高五倍,落到百姓身上,恐怕就是十倍。
至于粮食更是只留了一部分口粮,剩下的全部都运回了中原。
去年天竺雨季的时候,一个州遭了洪灾,都没有粮食赈灾。
藩属国中不满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藩属国中的贵族更是对大唐朝廷不满到了极点。
这和我们是一样的。
二等贵族的罪,还没有受够吗?”
这最后一句话直接戳到了众人肺管子,同样的爵位,藩属国中就比中原地位低,有时候进了中原,还要被歧视。
臭藩属国的来我中原要饭来了?
普通人尚且算了,这些心高气傲的贵族怎么可能顶得住。
“我们就在长安,向四方的藩属国发布告天下文书。
大唐连年天灾,横征暴敛,这是大唐将要灭亡的前兆,天下的有识之士,都应当团结起来,推翻唐朝的统治。”
这些燕国的贵族,都是年轻人,对于这些事想了很久,所以从开始造反,各方面就非常的有步骤,有条理。
……
最先收到消息的是宋国,按理来说应该是天竺方向先收到消息,但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