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贪官污吏杀掉,然后将府库中的粮食放出来。
所有人都认为是那些官吏故意不放出粮食,他们不认为皇室会故意饿死他们。
但即便是一开始如此,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难以停下,尤其是他们发现就算是将府库中的粮食全部释放出来之后,也只不过是多撑一段时日后。
造反的性质就彻底变了。还存活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敌人,义军的领袖很快就官僚化,当初官府的官吏想要保存粮食,优先保证朝廷官吏和兵卒们吃,现在义军领袖如法炮制,同样选择了将粮食优先提供给自己的亲信吃。
到了这个时候。
一个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已经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人多粮少的现实,是客观而存在的。
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大家都饿一饿,起码死不了,还能硬撑着。
但现在秩序一崩,正确的方法就不可能再用。
现在是黑暗森林法则的时代,要优先保证自己的实力,保证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世道中活着,然后才能做出更多的事来。
暴乱最先掀起的河北以及齐地,已经出现了大量饿死的百姓,局面惨不忍睹。
各地的官府都开始据地自守,招募乡勇,几乎每一个有力量的核心,都在收拢粮食,粮食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程度,这更加剧了外围的粮荒,粮荒导致更多的人死去,见到这一幕的存活者,再次加大粮食的搜寻和把持,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就在这种局面下出现。
在这其中一定有人在故意上下其手作乱,但在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做的时候,根本就难以短时间内分辨,这是一场几乎每个人都参与的恐慌。
飞鸽传书的便捷,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为了一种累赘,本来还没有发生祸乱的地方,提前收到了消息,也开始这么做。
本来应该由百姓掀起了祸乱,在极多的地区,却由官府掀起,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极多攻击乡镇的义军,他们挥舞着锄头和镰刀,然后相互汇聚,然后在汇聚了足够力量之后,开始攻击城池。
谁能够制止这场风起云涌的起义?
……
洛阳的天子诸王和公卿大臣都在问这个问题。
李慎再次吐血昏厥,这一次醒来之后,他的脸色已经苍白的难以恢复了,明显是心神损耗太大。
这些年,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
这种人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就不该压在他这个平庸的君主身上。
民间的起义是从事件一开始就预料到的,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他面前,而且在短短时间就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