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时刻的抉择,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对仁义礼智信的遵守,对忠诚的诠释。
都会在洛氏登上帝位的那一瞬间烟消云散。
他们会说,“谁知道那些历史,是不是被修饰过的,把前朝的历史写的不堪,突显自己的光明,肯定就是这样”。
这一类的言语,只要略微一思考,就知道是注定会出现的。
为什么每一代的天子对于洛王都如此的信任,远远超过其他臣子,甚至超过对李氏自己宗王的信任程度。
因为从李洛合一到现在这种程度,根本就没人想过,洛氏有一丁点可能会篡位。
在汉朝的时候,洛氏的政治信用很高,但没高到这种程度,所以在汉朝的时候,托孤摄政是一件极其高规格的事情。
是皇室对洛氏的无比信任。
但是对于大唐来说,洛氏摄政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当初文成皇后,她既不是皇太后,也不是摄政,仅仅是一个由辅政大臣指定的辅政大臣,可以说从法理上,没有什么大权的臣子,却连续为大唐选择了三位天子。
前两位尚且可以说根据顺位继承,但选择中祖光武皇帝的时候。
可是帝位空悬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堂而皇之的摄政,也没人觉得不妥,她又堂而皇之的为大唐选择一位天子,也没有人觉得不妥,而是直接承认了中祖的帝位。
这就是洛氏在大唐的地位。
这样的地位,洛氏又怎么可能做出一些事情呢?
什么东西能够比洛氏两千年积攒的声望更加重要?
难道是权力吗?
现在的洛氏还需要那些东西吗?
可能在推行改革的时候会想,但不值得为了它而付出那么多,况且为了那些东西,而践踏底线,对天下的伤害可能会更大。
毕竟洛氏所代表的,在某种方面,是人类道德底线,只要洛氏还在哪里,人的心中就始终还有一把秤,还相信这个世上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人性。
……
“家主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帝国中所存在的问题,那接下来一定会接着去做,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难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去对整个帝国进行改革,也不知道帝国全部改革完毕,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这番猜测,立刻就遭到反对,“根本就走不到考量后来的程度,大唐国内的贵族阶层无比强大,新兴阶层现在占得了一点上风,但都是虚假的。
看吧,很快贵族们就会真正的出手,新兴阶层玩不过大唐贵族老爷的,到时候要么乖乖在帝国内当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