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过去那个王朝。
洛长青在执行的过程中,自然也见到了各种事,但他就当作没看见,于他而言,腐朽的旧贵族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些大商人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凡是能做大的,基本上就是踩着累累尸骨起来的。
这些人死就死了,破产就破产。
只不过是狗咬狗罢了。
他的全部精力都落在皇室在这次的行动中能得到多少,毕竟大部分的东西,最后都会由洛氏钱行掌管。
没错。
洛长青之所以会同意天子的诏令,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他要用皇室的产业,和洛氏的钱行结合起来,通过大力给皇室产业融资,快速的投入生产,扩大生产,然后迅速的增强朝廷的力量。
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大唐再次有分裂危机的危险。
现在就是积累力量,来度过未来危机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唐朝廷的实力越强越好。
大唐绝对不能散!
第993章四散
大唐朝廷对新兴阶层的清剿,在大唐中原内部掀起了一股风浪,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帝国内部很是平静,占据社会顶层的旧贵族,以及占据社会大多数的农民和雇工,乃至于工匠、科学家等,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其中原因有不少,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保守派的力量终究是决定性的。
若不是洛氏站在改革派这一方,双方根本就不成对比。
所以在洛氏将那些以商人为主的新兴阶层抛弃之后,只能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那些试图在政治上攫取权力的新兴阶层。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没有受到影响,工厂以及大量财富被皇室以及旧贵族接收。
当然,真的没有变化,那也是不可能的。
首先,做工的人发生了变化。
旧贵族有大量人身依附于他们的人,这些人“更可靠”、难以“背叛”,且成本更低。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有许多原来在工厂中做工的人失去维持生计的活,他们是“没有产业”、“没有土地”的人员,在过去的时代中,这些人叫做流民,是朝廷的头号大敌。
通常会落草为寇,或者死在饥困中,亦或者做一些铤而走险的事,总之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在工业化的时代,这些人都是宝贵的财富。
很快在江南的各大主要城市就出现了大量招募雇工的人,一船船的往安南行省运人。
洛长青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禁止人口流出,他无比的清楚,江南行省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