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就要开始实施。
于是,整个冬月里,就看见这么个光景:
谁家请里长或高郎中去算账,沈槐就窜到谁家。
在旁边看着,也不吱声,看见人就甜甜的叫下。
谁逗弄一下,就对谁笑一下。
大一些的孩子,基本上都有些活儿,没活儿的时候,就会三五成群的玩。
这样混着,倒也没有人在意她。
今年年成好,偶尔还有大人看她乖巧,好心给个吃的。
“不对,是三十七!”
在冬月下旬的时候,有一次里长在梁二伯家少算了一个数字,沈槐出声指了出来。
“噫~还真是!”
里长下意识又算了一遍,突然一怔:“刚刚谁话呢?”
“好像。。。是五丫?!”二伯娘惊讶道。
二伯走过来,一把抱起角落里的五丫,满脸的不可置信,又带着些欣赏。
抱着沈槐颠吝:
“五丫哦,你再跟二伯,刚刚的啥嘛?”
“高粱,不对,是,三十七,钱。”
沈槐用自己的方法,运用着尽量纯正的口音,脆生生的完一笑。
“呀!这妮儿啥时候学会的?”里长惊喜道。
边着,边从二伯怀里接过沈槐,然后对着五丫二伯二婶笑道:
“我想起来了,这个月我来帮大家伙儿盘算,老是瞧见这个东西呢~
这个东西,居然看着看着,自己通了些门道。
五丫,爷爷问你:
大豆九斤,一斤卖六钱,能卖多少钱?”
“嗯。。。”
沈槐假装低头想了想,掰了掰手指对着里长一笑:
“爷爷,五十四,个钱,嘻嘻!”
接着,里长问了几个简单的,个位和两位数的加减法。
又指着粮食袋子上,写的几个数字问了一下。
沈槐把报了数字的,都答出来了,看字的都不认识。
“好好好好啊!
五丫这个妮儿,要是个子,将来恐怕有出息嘞!
哈哈哈,梁老二,你老梁家福气啊!”
沈槐:呵呵~可惜不是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