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点头,对路振飞道:
“这就是朕一定要亲临赣北的原因了,徐州当前在咱们的手上,扼住了运河这条大动脉,淮北便有了屏护,清军无法迅速运粮,维持大军行动。
豫东的归德,同样在朕的手中,只要构筑起坚城,布下重兵,清军今后很难再随意侵扰淮河一线,更不要说南下渡江,突袭南京了。
但武昌如今在清军手中,阿济格还留下了一支八旗兵驻守,王体忠手下也有数万大军,咱们想要夺回这座九州枢纽,恐怕得废不小的力气。”
“这其中,洪承畴一定起了作用,接下来四川极有可能是清军重点攻略的地方。”
路振飞听罢,想起这段时间锦衣卫传回的军报,也忽然沉声道:
“张献忠如今虽然拥兵十数万,但其生性残暴,又喜滥杀无辜,汉中天险也不在手中,想要守住四川,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王阁老在遵义已有不小进展,如今手下已经召集杨展,屠龙,莫宗文,贾登联等一众干将。三四月时,马乾(四川巡抚)也集结重兵,其麾下副将曾英是可用之才,领兵收复重庆,曾英是首功。”
朱慈烺北上徐州之后,路振飞便一直跟在身边,常常参与军议,由此能够接触锦衣卫传回的各方军情,此时俨然已经对从东西南北各地的局势,都十分了解。
朱慈烺对此也十分赞同,清军对于关内局势的判断,虽然并被直接仰赖洪承畴一人,但对方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洪承畴从陕北起家,历任要职,特别是指挥大军在中原各地围剿农民军的经历,使得其对于各地的了解,并非纸上谈兵。
在这个时代,受限于交通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这样的认知和履历,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此前张献忠也派出兵马北上,想要攻取汉中,但那一战西贼撞上了贺珍,损失惨重,北进受阻,此后在川南,重庆也是连战连败,损失不少老营兵。
清廷腾出手来之后,必定由汉中入川,若是守不住保宁,在清军的持续干扰下,张献忠便不成威胁了。
而且,其一直不擅于治理,治下官员也不安稳,一旦愈挫,损兵折将,逃亡反叛之人必定不少,绝对难成李闯这样的大势!”
“陛下说得没错,此人打仗的本事不算强,清军若是集中数万大军,从汉中南攻四川,他必定挡不住。”
路振飞到底是知兵的,他又接着说道:
“但川南,川东地形复杂,西贼也最擅长逃窜,加上四川残破不堪,清军恐怕也没办法深入经营,至少这一年内,张献忠应该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