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般找出了大大小小几十处问题,包括军械配发是否规范、操练是否按时、后勤账目是否清晰,乃至士卒军姿是否达标。
在一连串严苛的盘查下,马宝却表现得异常从容。
他毫无怨言地接受朱慈烺的指摘,并迅速指挥部下一一整改。
每当朱慈烺当众挑出问题,他不仅不反驳,反而主动揽责,态度谦卑却不卑微,展现出极强的执行力。
这种配合让朱慈烺暗自点头,也让那些在背后看热闹的将领渐渐失了趣。
通过这次巡查,朱慈烺不仅堵住了军中众将对马宝的非议,也进一步测试了马宝的忠诚与执行力。
巡查结束后,朱慈烺在全军面前公开表扬了马宝:
“朕的营将如是,实乃大明军魂所系!将来我大明若能中兴,诸将还需以马将军为榜样。”
这一番话让马宝在军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而那些曾经质疑过他的人,也不得不暂时闭嘴。
毕竟,陛下亲自挑刺的标准若是连马宝都能应对,那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
然而,朱慈烺真正的用意远不止这些。
他知道,马宝从高杰麾下投效,是新军体系外的代表人物,这恰恰是他愿意提拔马宝的重要原因。
朱慈烺绝不允许自己的军队成为某些将领的“家军”或“世袭军”,为了保持野战军团的活力与竞争力,他必须打破内部派系的藩篱,不断从外部引入优秀的将领。
马宝,便是他用来开刀的第一人。
更有趣的是,当朱慈烺提高巡查标准,严苛到连马宝的营队都险些“翻车”时,不少将领曾暗中窃喜。
然而,当这些严格标准轮到他们头上时,所有的窃喜化作了无尽的压力。
陛下对马宝都如此苛刻,何况是其他人?
从此之后,谁若敢再对陛下提拔新人有怨言,那便是自找苦头。
朱慈烺对此心知肚明,他在心中冷笑:
“朕要的是军队的规矩,而不是某些人的旧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