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幕的降临,朱慈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帐中,大帐内烛火摇曳,他开始审阅起关内各省送来的政务材料。
辽东的战局紧张,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大明的土地,朱慈烺心中清楚,战斗未必能带来长久的和平,因此他必须时刻关注国内的政务,尤其是内政方面的改革和准备工作。
尽管战争暂时是他最关注的事情,但内政的稳定才是支撑大明王朝的根本。
当前,“削藩”的计划已经在暗中准备,虽然不宜过早显露,但他明白,削弱地方豪强的权力,是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些人,是各自区域内的强权,若不加以限制,终究会成为朝廷无法掌控的巨大隐患。
但朱慈烺并不急于与这些地方权臣直接开战,他深知,一味的压制与冲突,会引发更多的波动,甚至可能危及大明的根基。
与其与所有地方势力为敌,不如集中精力打击一个最为难缠的敌人——郑芝龙。
要知道,朱慈烺对于权力的运用,早已有了周密的计划。
许多决策,并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步推进。
他深知,自己目前掌握着大明最富庶的地方,若能够稳住这一块基盘,他便能以时间为筹码,逐步削弱对手的力量,最终实现自己的统治目标。
比如,保护商贸,保持经济稳定;约束军纪,确保地方安定;尊重西南的土司制度,争取地方乡绅的支持,这些都成为了他手中的筹码。
而通过军事胜利获得的政治利益,也能帮助他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取胜,更是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争取更多的政治支持,最终形成强大的政治联盟。
眼下的“大明”已经与十年前的“大明”截然不同,无论是国力、兵力,还是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大环境下,单纯依靠一味的武力来实现统治,已经不再现实。
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保持国家稳定的前提下,运用手中的资源,推动改革,强化集权,建立起适应未来发展的制度。
他所追求的,不是一个暴力统治的“帝国”,而是一个能够稳定繁荣、以法治国的强盛国家。
而这,需要时间、智慧和耐心,不能急功近利。
在未来,他计划通过辽东战役后的利益分配,逐步削弱其他不安分的将领大臣的政治权力。
同时,他还打算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逐步强化中央集权,减少地方势力的独立性,以确保大明的持续发展。
这些计划,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