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有十三艘船跟着舰队出海,但其中七艘是装着不怎么值钱的大米出去的,这七艘中也有五艘在宋卡和巴达维亚交易完毕之后,就返回了河仙。
剩下的两艘也基本是空船跟着去了印度的,实际上在当运兵船用。
也就是说莫子布用六艘船就赚了五万多两,平均每一船就有最少九千两的纯利润。
呃,实际上还不止,因为有一艘船上的货物,被莫子布平价卖给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也就是说,一艘船的纯利润在一万二千两以上。
这是非常,非常惊人的数据,如此短的航行,所获利润却相当航行到欧洲的七成。
鄚天赐也非常欣喜,但他最关心的不是这个。
河仙这些年大发展之后其实不太缺钱,鄚天赐更深知,在这混乱的南洋,没有实力,有再多的钱,也是白搭。
李献文也知道鄚天赐在等什么,等到鄚天赐挥手示意港口上的人群安静下来之后,李献文再次拱手请示:
“昆仑山堂健儿,感于总镇大人恩德,受龙头委派,愿操演以谢!”
“准!”早就沟通过的鄚天赐大手一挥,显得有些兴奋。
李献文得令,令鼓乐手奏乐,手持令旗颁发给四个队正。
四个队正立刻持旗奔赴队伍,随后这一百六十精兵就在令旗指挥下操演了起来。
具体内容其实并不复杂。
一是刀盾手在前,火铳手在后的街巷搜索战。
二是士兵在口令中迅速排成三排线列横阵,中间在夹杂着火炮,以步炮协同的阵型向前攻击。
第三个则是组成空心方阵,刀盾手换上长枪与一部分有刺刀的燧发枪手列阵。
其余火枪手演示三轮击,火炮手居于空心方阵中,火枪手和炮手互相配合轰击敌骑。
说实话,这水平不算太高,至少与欧洲列强精兵有很大差距,比满清八旗精锐和绿营精兵的九进十连环也多有不如。
但是在南洋,已经该比暹罗和北郑南阮的军队要强了,应该能跟现今的南洋一霸缅军精兵打的有来有回。
不过,莫子布麾下的这些士兵操演起来,却远比实际本领要强。
为什么呢?
那是穿越来的莫子布其他的军事知识不敢说,但是训练队列,绝对是很熟悉的。
他虽然没当过兵,但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三个学校的军训,那都是高规格的,绝不是那种应付事的,高中和大学的军训还有实弹射击项目。
加上后世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基本都是在队列训练和遵守纪律的培养中渡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