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没人能半开玩笑的让莫子布出来做美食了。
其实莫子布做粿条也没什么特别的手艺,只不过潮州粿条中,一般都要放油炸桧,也就是油条。
要做油条,就必要用到面粉,这玩意一般在东南亚,只有缅北的某些山区和安南北部的某些山区有种植。
既然来源如此稀少,市面上的面粉就更少了,郑信等人刚从阿瑜陀耶狼狈奔出,肯定是带不了这种稀罕玩意的。
加上南洋少面粉,那么和面、发酵等技术,一般人也不会。
只有莫子布这个常年在非洲呆着,被逼练就一身好厨艺的人,才会钻研这些东西,毕竟在尼日利亚吃到一顿肉包子,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莫子布也知道郑信要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莫子布对郑信不单是有雪中送炭的功劳,还有救命的恩情。
而莫子布付出了这么多,他并未提半点要求。这对于郑信这种人来说,他是非常难受的,所以他一定会来询问莫子布想要什么
果然,两人唏哩呼噜的吃完一大海碗粿条,郑信擦干净嘴,走到了窗边,带着缅怀的语气说道:
“我自幼失怙,是养父节悉把我教养长大。
他最爱的,就是这粿条。我记得他去世的那一晚,还让厨娘煮了一大碗,他边吃边看着我,跟我说;
‘阿信,我走之后,一定还会有王要想着把这个位置,从咱们潮州人手里拿走,能不能守住它,就要靠你了。’”
莫子布知道郑信口中的这个位置是什么意思,那就是阿瑜陀耶王朝已经被华人掌控了一百年的财政大臣这个职位。
“不过事与愿违,我为了能守住这个华人最后的底线,努力学习当好一个商人,一个好的财政官,税官。
但是到了最后,使我走上国家高位的,却是靠行军打仗的能力。”
莫子布走到郑信身边,和他一起看着窗外梭桃邑的海景。
“但殊途同归,世叔虽然没有做上财政大臣,但这个职务,也没有被外人拿去。”
郑信点了点头,却突然做出一副沉痛无比的表情,“财政大臣是属于华人,但是暹罗国却要没了,我断定阿瑜陀耶城撑不过三个月了。”
说完,郑信看着莫子布,倒是毫不掩饰他的欲望。
“阿瑜陀耶城历三十五王,共四百一十六年,按我中华上国来算,立国超三百年的,唯有两周、两汉、两宋而已,连大唐和大明都未超过三百年。
至于夏商,所言神鬼莫测,不可揣度。其中两周平王东迁之后,形同傀儡。
赵宋得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