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出来的,他是带了大好处来的。郑莫赛家族的封地在信武里,此城大约位于阿瑜陀耶以北一百一十公里左右,位在昭披耶河以西,也就是湄南河中游的西岸。
作为当地势力最大的封臣,郑莫赛家族在此有大量的田产并控制了河道的渔获与港口。
这也是郑莫赛能在这个时候,还能从阿瑜陀耶城突围出来的原因。
他是出动了家族最精锐的水军突破封锁,强行从湄南河冲出来的。
而郑莫赛这次出来的船上装载了一千五百匹印度布,五百匹松江布,广东色绢两百匹、江南锦缎丝绸一百匹,全部交给了郑信。
这在此时,可是非常大的一笔财产,最重要的是,他可以为郑信所部制作统一的军服,使得郑信收揽的这支暹罗军,看上去更加正规。
同时郑莫赛还当众宣布,他每月还会给予郑信军费一万昌。
此时的泰国通行一种模样跟子弹头差不多的银豆,因此被称为子弹银,辅币则是各种精美的贝壳。
而子弹银有昌、铢、钱、方、宋派等八种计量单位。
其中昌没有实际货币,一般只在国家预算和超大规模交易中出现,作为计量单位。
此时也只流行铢、钱、方三种面额,后面的四种更小额的,要在一百年后才慢慢出现。
其中铢大约等于白银四钱,钱等于白银一钱,方约等于白银五分,宋派为白银二分五厘。
这种银豆交易的时候不能像白银那样剪碎,小额找零就只能用贝币补充。
昌和铢的兑换比是1比四,一万昌就是四万铢,一铢等于四钱银子,四万铢就是一万六千两白银。
一个月一万六千两银子的赞助,一年就是十九万贰仟两。
我去!
莫子布咂舌不已,难怪郑莫赛到来之后,梭桃邑欢声震天,这是长辈加金主的双重身份啊!
有了这笔钱,郑信的事业终于可以起步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郑信只是把追随者聚拢了过来,但编制、官职、军饷、米粮供给等都没着落。
郑莫赛一来,所有人的心,立刻就落地了。而且房间内的大部分人,还都立刻看向了郑信。
原来这些天,郑信在梭桃邑竖立大旗后,来投的潮州人就更多了。
尖竹汶以西,桐艾城和阁昌岛的潮州人护着郑信的妻妾儿女不说,还为郑信送来了五船大米和三百件刀枪藤牌等武器。
其余零散在各地,或者从阿瑜陀耶逃出来的潮州人,都开始汇集到梭桃邑。
附近的暹罗乡老、土官很多也从几十公里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