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
于是他看了明瑞的分析,想到缅人只有两万左右战兵,明瑞用两万五千精锐声东击西,好似雄狮搏兔,定能犁庭扫穴。
特别是明瑞的速战速决和直捣龙城的策略,非常合乾隆的胃口。
章总认为大国打小国就该是这副样子,这样才能彰显满清东方天朝的威风。
因此很快就批准了明瑞的作战方案。
九月二十日,明瑞收到了乾隆同意作战方案的诏书,于四日后的九月二十四在云南永昌(保山)誓师。
清军兵分两路,携带足够两月食用的干粮,征用马、牛、骡八万余头,开拔出征。
但甫一出发,就遇到了情况,一向入冬并无大雨的滇西南,突然普降暴雨,大雨两下三日不绝,四处引起山洪暴发,冲毁道路。
明瑞全军陷入了与大自然的斗争之中,人马牛骡俱身陷泥泞,士兵携带的可供两天食用的糗粮(干粮)几乎全部被打湿很难食用。
后勤部队又因为山路泥泞,战马无法负重和拉车,只能用犍牛来驮运粮食。
而本来在军队中牛就不多,粮草的转运速度可想而知。
且不但粮草运不上来,搭建营房的材料也无法运到,于是士兵们只能在大树下躲避雨水,啃食被雨水打湿的干米饭。
全军又冷又饿,保山到畹町二百公里的路程,大军足足走了四十天上下,至十月二十八才赶到。
见到这种情况,明瑞也不敢立刻出关进攻,只能在宛顶(畹町)休养。
十一月初二,见大雨停住十余日,军中士兵得到汤药热饭滋养恢复了士气和战斗力,明瑞遂命大军开拔,直扑被缅甸占据的木邦城。
此时的缅北经过两次拉锯战,早已民生凋敝,缅军也不敢与清军交战,于是烧毁辎重,不予交战,仓皇而退。
十一月初十,明瑞到达木邦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座关键重镇。
由于他行军速度极快,宛顶到木邦三百多公里,八天就全军赶到,缅军甚至都来不及烧毁辎重,全部被明瑞缴获。
明瑞此时也意识到了,缅军可能是想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于是趁着木邦城有这么多辎重,他留参赞大臣珠鲁讷率兵五千留守木邦。
杨重英、陈元震等文官辅佐珠鲁讷粮饷司印等,他自己则率一万两千兵继续南下。
不过明瑞完全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出征以前,清军的行动,就被贡榜王朝侦查得到了。
原因很简单,经过前两次的拉胯出丑,清军很容易地让滇西南和缅北的土司们产生了一种印象,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