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不可能!
是以,林通说的是寻常之见,但它又不那么寻常,以至于李侍尧怀疑莫子布在其他地方有什么眼线。
“那,尔主,还说过什么没有?”李侍尧继续说道。
林通点了点头,开始进入正题,“五公子说,缅人此次虽然看似得胜,但内里损失更为严重。
明制台蛮结、孟隆两战,对缅人造成极其严重的打击,使缅军精锐折损四成左右,几乎被打残。
同时孟贼又在国中坚壁清野,至少耽误了三十万石粮食的秋收。
又被明制台夺取并焚毁了四五万石,加上迁移百姓的损失,六十万石都打不住。
这对天朝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缅人来说,损失非常巨大。”
清一石为一百二十斤,六十万石就是三万六千吨,按此时缅甸的产量,差不多就是就是十六万多亩良田的产量了。
要算征税的话,至少是七十多万亩良田缴纳的田赋,大约占了贡榜王朝岁入的八分之一到九分之一,国库的三分之一左右。
李侍尧咳嗽了一声,六十万石粮食,在大清也不少了,也称得上损失惨重了。
是以他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既然如此,那么下一战,就是缅人磕头求饶之时了?”
但林通却摇了摇头,“缅主孟贼现在就会派使者请求议和,但朝廷的条件,他一定无法答应。
更重要的是,缅军受创颇重,但名义上总是大胜,若是如此损失惨重的大胜之后,孟贼还要认输,那他的王位就别想坐稳了。
是以我主判断,缅人虽然再也不敢主动出击骚扰,但一定会坚守天险,利用缅甸瘴疫丛生的优势,指望以战促和。
反观朝廷,五年死了三任云贵总督,连明制台这样的悍将都战死,滇缅之地又瘴疫从生,北人不堪忍受,战斗之决心和士气,只怕还要不如缅人。
若是应对得当,或可坚守,应对不当,恐怕.。”
“呼!”李侍尧长长的出了口气,林通说的,不,这莫五公子预测的,人心洞察到位,非常可信。
而且李侍尧心里,就是这么猜想的,只是他不知道缅人到底受创多重而已。
这清缅战争对于满清大员的危险和威胁,已经大到让李侍尧都感觉相当头疼棘手了。
“尔主是什么态度,我听说他岳父郑昭,已经被暹罗人推举为王了。”
“不敢瞒制台大人,我主肯定是想打的。
就如同昔年大明征缅一样,没有天朝,暹罗根本就不可能复国,就算复国,也不能保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