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家,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溯源的话,哪怕咒水之难才过一百多年,但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敏家和桂家一定是跟岷王与永历皇帝有关系的。
因为在此时的缅甸,为一个族群后面加后缀为家,是非常常见的。
桂家、敏家这个两个名字,不会这么巧合的同时出现在有大量明之遗民的缅甸。同时追随永历帝的李晋王麾下武将后裔,也有人仍然在缅北,追随永历帝的杨氏成了科干土司,已经立稳了跟脚。
缅北也有大量人经常冒出来说自己的是明臣后裔,用以号召人心。
被贡榜王朝摧毁的茂隆银矿中,自称永历子孙者,不知凡几,大多是甚至说得上是空穴来风,有所因果的。
但也确如陈建生所说,其中或有人是真的,但大多数应该是缅北各族附会的。
毕竟当时明之遗民虽然落魄,但不管是从文化还是耕种、百工、纺织甚至畜牧等方面超过当地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他们安顿在缅甸后,自然而然吸引到当地人投靠,或者被当地大户主动吸纳,是符合常理的。
明信跪伏在鄚天赐和莫子布面前,他有些激动的难以自抑。
他实在没想到,凭借着祖先留下的一点传说,今天竟然有了翻身的可能。
是的,现在哪怕就是敏家人,也说不清楚到底自己的来历了。
唯一最后能追寻的踪迹,在桂家人最后一代宫里雁被杀,贡榜王朝击破桂家、敏家与孟人的联合之后。
大量的知情人战死、文物失落,基本属于人证和物证都没了的状态。
可能唯一的依据,就是一枚看起来应该是永历时颁下的武将金印,而由于磨损的太厉害,基本只能依稀辨认出;
‘永历三年x月礼(部)x造,新x罗x陈总兵x防’等字,背面还有个‘未字一千四十三号’
父子两对望了一眼,鄚天赐对这些很有研究,半晌感慨的说道:
“这确实是大明的总兵官印,虽然破损严重,但老夫还是看得出来的。”
说着,鄚天赐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明信问道:“这位陈总镇,是你的祖先吗?”
明信还能说一点点的汉语,但口音已经开始朝闽东方言靠了,毕竟这里这些年最多的华人,就是从闽东来的褔佬。
他有些结结巴巴的说道:“或是,或不是,我阿爸战死之前,所有金印都是他保管的,也只有他知道。
只可惜没交代我就被老缅杀害,现在不知哪一枚是祖先的了。”
“我阿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