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啊!
一旁眯着眼睛等着看笑话的于敏中,猛地瞪大了瞳孔。
刘统勋也放下手中的糕点,把身体站直。
乾隆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左右,立刻抄写下来,呈上予我。记昀,你来说说这诗如何?”
纪晓岚虽然被张国立他们在电视剧中整的挺好,看着跟寇准、包拯一般,但实际上,他就是个乾隆身边解闷的清客文人。
不过记昀的文学功底却是毋庸置疑的,绝对是清代文人中的翘楚,只不过受限于朝代,没干多少人事而已。
听到乾隆点名,记昀眯着眼细细一品,摇头晃脑的说道:“此诗一句点题,二句写景,三四句使孩童纯真之气跃然纸上。
虽无任何精妙绝伦的句子,但却有另一番风味,臣读此诗,无需多想象,江南春日之景就撞入脑中。
看似平平无奇,实乃返璞归真。臣实在难以想象,这是出自尚未弱冠年轻人之手,怪哉,奇哉!”
“叔子,你以为如何?”乾隆又问身边的文友于敏中,于敏中抚恤颔首。
“皇上,此诗确如纪学士所言大有返璞归真之境。臣以为就算是在盛唐,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可怜高鼎,在历史上事迹都不清楚,唯有靠这首村居名留后世,却被我莫大龙头直接给截胡了。
不过,这样也不怪莫子布,谁叫高鼎把这首诗写的这么好呢,导致这首诗,几乎是莫子布唯一能完全记住的清代诗。
永瑢在旁边摸了摸脸颊,他看出了父亲乾隆脸上也有些隐藏的尴尬。
这对父子臭味相投,脾性差不多,都是那种只能奚落别人,但是不能被别人打脸的主。
现在欣赏诗句完毕,立刻心里就不舒坦了起来。
周围满汉官员当然也清楚,很快就停止了鉴赏。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们也做出一首来与此诗抗衡,这样就可以挽回一局。
但这谈何容易啊!村居这首诗,放到中国历史上也是精品,是要名留青史的,哪那么容易做出来。
十全在脑海里,飞快的把他那几万首,阿,现在可能还只有一万多首的诗回忆了一遍。
蓦然发现,比起这首诗,他的那些基本都是垃圾,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而此时,林通想起了莫子布的话。
‘到了这个时候,就要再给乾隆上点强度,彻底使他折服、起了觊觎之心,然后咱们就算打窝成功了。’
他鼓足勇气,再次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