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常擅长后方的破袭、游击战等。
在第三次清缅战争中,明瑞之所以输的那么惨,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清军的后勤补给线,被登贾.敏康给基本打瘫痪了。
他领导的缅军在山林中神出鬼没,熟悉地理的他们在密林中行进的速度与寻找食物水源的能力,远不是清军能比的。
因此能经得起长时间的消耗,可以高速机动在各处打击清军补给线。
而他的名字,正是在这一场战争中得来的。
登贾其实是绰号,缅语意为从云端而来,是形容他在战场上神出鬼没的,敏康才是他的名字。
但这次,这位神出鬼没的游击大师,却完全失去了机动的可能,因为他这一次是作为主力回援的,而不是来打游击的。五千人的军队,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少。
事实上,在古代,除了中国能动不动拉起十几二十万大军,加上民夫三四十万人开战的,其他国家,真没这个能力。
特别是在东南亚,大国也就三四百万人的规模,五千军队的动静,那真不小了。
此外,从老官屯回阿瓦,最便捷道路还是顺伊洛瓦底江而下,登贾.敏康也没想过莫子布能这么快打到阿瓦。
不,应该说是召登贾.敏康回来的白象王,完全没料到莫子布会来的这么快。
于是,大摇大摆带着军队往回赶的登贾.敏康,在阿瓦以北三十公里左右的河湾,就被陈光耀给发现了。
此时,陈光耀所部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人。
因为他迫降的一千人中,其中有五百左右是罪囚军,陈光耀完全没必要让他们作为战兵。
于是收缴武器之后,这些缅人就变成了仆从。
陈成吉站在陈光耀身边,听着斥候的报告,脸色转为严肃。
“总镇,敌军战船甚多,顺流而下,我们是不可能拦住他们的,需要另想他法。”
陈光耀点了点头,他也知道他这一千五百人,又没有战船,是不可能封锁伊洛瓦底江的,缅军要闯,依然能闯过去。
但随即,好玩的来了,后方卫兵报告,俘虏了一支三十人的敌军,陈光耀命人带上来一看。
好家伙,竟然是从阿瓦城来的。
原来白象王知道木各具要塞不能阻挡华军渗透之后,立刻就派人往上寻找回援的主力,让他们直接到阿瓦。
然后,毫不意外的撞上了陈光耀。
这.,这简直就是主角的待遇啊!
有时候,你就是不得不信这种巧合,仿佛上天有一只无形的命运大手,在拽着白象王往深渊里面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