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来使他更加强大。
注意,是他,不是国家,因为朕即国家。
粗俗的说,此时的欧洲,国王和高阶僧侣、贵族们处在封建时代。
大资产阶级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哲学家、科学家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
而最下面的绝大部分穷苦百姓,还处在痛苦的奴隶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路易十五这样的君王,会听取一个科学家、哲学家的意见,会与他们讨论。
但更低层次的冒险者和传教士的发声,路易十五是不会去聆听的,因为那样会污染他的贵族气质。
所以,当路易十五和他的臣子们听到伯多禄通过巴黎外方教会发来的报告后,对于不请自来的莫子布使团,有这样一种概念。
相当于什么呢?
相当于奥属尼德兰这样的存在,想要和法兰西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乃至缔结盟约。联想到清帝国是个比哈布斯堡君主国更加强大的远东霸主,法兰西王国自然就对莫子布的使团,有些兴趣袅袅。
因为在路易十五和法兰西枢臣们眼里,与莫子布缔结盟约,就是在侵占清帝国的领土,一定会引起双方的战争状态。
利益是很有一些,但代价有些太大了,完全不值得。
甚至,外交大臣凯撒.加布里埃尔还有点不成熟的建议。
这不是满清一直闭关锁国,用指定十三行交易,来在事实上进行完全卖方市场的贸易保护嘛。
法兰西王国,数次要求满清开放口岸,但别说谈判了,连使团都派不进去。
那这次有了这个机会,是不是可以派一个使团呢?
大清皇帝,你看我帮你逮住了一个勾结外人的叛乱分子,只要你愿意给法兰西开一个口岸,我就可以把他交给你处罚哦。
莫子布不知道,他的使团,来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
此时路易十五还在掌权,法兰西王国虽然经历了大量的挫折,但王室和高阶僧侣、大贵族的保守势力还非常强大。
对向外拓展有无限渴望的大资产阶级,还没完成最后的蜕变,因此他们还无法推动法兰西王国,来尝试挑战清国这个古老帝国。
伯多禄也还只是外方教会的一个中层僧侣,没有达到历史上那个高度。
历史上十七年后,安南阮福映的使团到达巴黎之时,伯多禄已经成了整个欧洲宗教界响当当的人物。
这位外方教会在整个东方地位最高的大主教利用他的影响力,使巴黎的上层,都知道了东方的大体情况。
他们相对清晰的了解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