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这种有人做决定,不用什么事都要他操心的感觉,竟然让他觉得轻松了很多。
而陈光耀也明白,陈家现在哪怕就是龙门兵也打不了硬仗,甚至顺风仗都不一定能打。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不过就是封锁消息,集结丁壮。
等广南兵出城奔河仙之后,组织人手为正规军带路,运送弹药补给,协助维持治安等事就行。
。。。。
昆仑岛,探查近海与西贡河口水文的侦查小队回来了,大军的准备也已经完全到位了。
但是,但是广南的嘉定五营兵,仍然龟缩在嘉定周围没有出动,就他妈跟河仙完全无事发生一般。
这.,把没有经历过王朝末期军队到底有多烂的莫子布,给整不会了。
在他想来,河仙出了这么大的事,嘉定方面至少要在收到消息的十天左右集结大兵,二十天做好可以出兵的准备。
然后等消息得到确认,十天内出兵平叛。
这种才是常规操作啊!
可这会他妈快一个月了,连军队都没有集结,是个什么操作?
莫子布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于是再次召开军议,“如果我们选择强攻嘉定,是否可以取得快速成功?”
听到莫子布的问题,所有将领都点了点头,只有陈成山面露难色。
“大王,嘉定城有明香人数千,唐人数千,且多是做小生意的,求学的,更以妇孺居多。
若是大兵出动,万一不能速胜,他们被围在城内,谨防广南人狗急跳墙啊!”
这就是莫子布的难点,他要的不光是嘉定这个地盘,还有城内的人口资源,特别是嘉定周围那些明香人中的读书人。
此时,嘉定的文风远比河仙兴盛,城中有府学,有文庙,有大小私塾二十余家,乡间更是私塾遍地。
之所以明香人这么狂热的学文,那是因为要传承文化,保住衣冠,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不读书的话,三五十年他们就会与越人无异了。
日后在越南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的嘉定三子,也就是著名的明香人文学家吴仁静、郑怀德、黎光定,以及吴从周等人,都在这一片生活。
这些跟莫子布一样出身,饱读诗书,还跟安南文坛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分子,是未来莫子布政权文官的基本盘,可不能随便乱打,让他们死在了战火之中。
就是北面的大清,读书人都要算比较珍贵的了,在南洋就更别提了。
更何况,这些人是他控制汉化京人和京化汉人这种越南诗礼之家的触手,怎么能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