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别人这么说,鄚天赐可能还有点不服气,但他这儿子,看着就是唐太宗、明成祖那号子的马上之主,他还真没法反驳。
“那河仙怎么办,以后我们莫家,就要以嘉定为基业了吗?”
莫子布点了点头,“河仙太过偏僻,不利于今后发展,重心转移到嘉定乃是必然的。
河仙不如暂时交给表叔来掌控,父亲则辛苦一些,两头跑跑吧。”莫子布口中的表叔自然是裴建南,这也是鄚天赐能接受的人选。
“那行,为父就再给你撑几年。”
说来也奇怪,莫子布当时完全一副什么都要他做主的样子,鄚天赐对于交权很是抗拒。
可现在莫子布要让鄚天赐帮忙干事的时候,他反而有些不太想管,想要安享晚年了。
。。。。
顺化,此时的广南朝廷,简直就像是个草台班子。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南北对峙,在灵溪一带大修城墙,又基本失去会安这棵摇钱树之后,顺化的广南朝廷财政,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
不但王城年久失修,近支宗室过得最惨的,一年竟然只有三四百两银子俸禄,世所罕见。
而奸臣张褔峦会出现,实际上就是财政恶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广南朝廷中,先是财政恶化导致养不起战斗力强的军队,军队战斗力不强之后,又反过来收不上税,使得财政进一步恶化。
到了武王阮福阔末期,顺化朝廷的税收能力大幅度缩水,导致汉族高门,华人恶霸,大小土豪把持地方,抗税能力一个比一个强。
朝廷没有能力解决,于是不想彻底把国家给整散的各方势力,硬生生逼出了张褔峦这么一个人物。
张褔峦当然没有重整财政和武备的能力,但他有高超的政治手腕,精通各种政斗伎俩。
彼时的地方派,也还不具备完全对抗中央的能力,因此还是比较畏惧被张褔峦盯上,而被当成典型惩治的。
于是双方经过不断试探后,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朝廷的税收照样可以收上来大部分,但代价是朝廷更加彻底的放弃了对地方派的管控。
在张褔峦连自己都管不住,要大捞特捞的时候,吏治随之彻底崩坏,地方派趁机攫取了大量基层权力。
顺化朝廷除了几个少数地盘以外,税收完全靠朝廷与地方派的博弈。
这也是莫子布鄙视广南朝廷的原因之一,用他的话来说,在张褔峦的操持下,存在了一百多年的顺化广南朝廷,变成了一个收包税制的分赃团伙。
“王叔,侄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