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中央。
所以哪怕此时的郑主郑森为人阴险小气睚眦必报又鼠目寸光,但北郑的形势,要远远好于南阮。
此时的黄五福,已经从西京,亲自带领两千精兵,赶往了北郑南阮对峙的灵溪长墙前线。北郑,也是采用两京制的,东京在河内,西京在南边的清化省永禄县,扼守着马江,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父亲,广南的探子又传来了信报。”飞马赶到的,是黄五福的侄子兼养子晖郡公黄廷宝。
此人姿容俊美,在军中有骁勇的名声,又娶了郑主郑森的妹妹,还喜欢收留人才。
只要你有本事,天大的罪过黄廷宝都能给你摆平,因此他手下很是汇聚了一些北郑领土上的能人异士,
比如对南阮的情报侦查,就是由黄廷宝招揽人完成的。
“那张秦桧不知死活,这种紧要关头,还要反悔军饷,是以西山贼再次北上时,顺化的正营兵借机闹事,会安的北人和番兵则根本无法出动。”
黄五福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当太监能当到长出胡子有阳刚之气,这位也算是罕见了。
听到黄廷宝的汇报,他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嫌弃的神色。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如天宝之杨国忠,宋末之贾似道,不外如是。
阿宝,让你的人想法进入长育垒,只要守关将愿意配合,他不管是要钱还是要官,都可以满足。”
黄五福现在有点着急,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威胁。
大约五年以前,北河境内就在不停传一句谶语,叫做‘草一田八当立。’
这草一田八,合起来就是一个黄字,于是到处开始传说,这是黄五福要取代郑氏的征兆。
捏麻麻的,太监要当大王了是吧,亏你想得出来。
黄五福知道是谁传的,就是他下面这些三府军的兵将们。
他们希望拥立黄五福,虽然太监当大王没有先例,但黄五福还有养子黄廷宝嘛。
这些人希望拥立他们父子两,来换一份从龙之功。
但黄五福不希望和郑主闹翻,因为那太危险了,只要他借了三府军的势,以后也会跟郑主一样控制不住他们。
且他看透了北河的政治模式,不想让子孙也进入东京,去当京汉高门和节度牙兵中间的馍夹肉。
他觉得唯一能跳出这个宿命的方式,就是趁乱拿下南阮,让黄廷宝去顺化当阮主,在南方当一国之主,跳出北河已经走向末路的政治模式。
是以黄五福非常关注顺化的局势,不过他随即有些疑惑的皱起了眉头。
因为最近今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